第305章 刘季玉送米(1 / 2)

因为封禅台建造完毕,天子刘协已连下两道禅让诏书给董卓,禅让在即。

董卓特意给华羽下令,让华羽在禅让结束之后,再行领兵出征。

华羽当然明白董卓的担心,若是他在这个节骨眼出征,执金吾换成他人,长安城的防务或许就会出现问题,这当然不是董卓愿意看到的。

很多时候,计划确实赶不上变化。

既然无法在诛董之时离开长安,华羽也不得不改变了计划。

华羽的计划,就是堳坞。

董卓一旦身死,王允和吕布必然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催华羽尽快出征,离开长安。

不然,华羽若一直留在长安,王允和吕布都不会睡成安稳觉。

第二,催走华羽,王允必然会将执金吾的职务给自己的亲信,或者直接交给吕布,禁止长安城的人跟华羽联络。

第三,王允和吕布都不会放弃堳坞里的钱财粮草,以及那三万西凉精锐。

以王允的精明,绝对会防着华羽,派人一直监视华羽大军的动向。

一旦华羽的大军出长安城之后,向堳坞方向而去,王允就会请圣旨,撤销华羽的并州牧之职,并将华羽打入董卓余孽一派。

王允心里更明白,华羽需要的是名望。

一旦华羽无法奉旨北伐并州,就无法获得名望。

即便华羽能组织几万大军,北伐并州,但其名分也不过跟黄巾余孽一样,属于贼寇。

对一个野心勃勃的华羽而言,贼寇的身份,会对他的限制很大,更会对他延揽各种人才有制约。

所以,摆在华羽跟前的,有两大难题。

其一,一旦长安局势稳定,吕布必然会率军前往堳坞,或战,或劝降堳坞守军。

其二,如何快速劝降堳坞的守军为己所用。

这一日,在冠军侯府的书房中,华羽和法正、徐庶正在商议此事。

徐庶之后,法正正式成为华羽麾下的第三个谋士,连带着还有孟达,也随着法正出仕,成为华羽麾下的一员大将。

法正微微皱眉,说道:“快速劝降堳坞的守军,并不是什么难事。”

“主公与董白小姐有婚约,关系又相处融洽,只要主公出马,董白小姐必然会举堳坞之城而献给主公。”

“但是,王允必然会派兵前往堳坞,这一军着实难破。”

徐庶点了点头道:“孝直言之有理,以王允的精明,必然会派人沿途监视我北伐的大军动向。”

“一旦主公分兵前往堳坞,王允必然会将图谋不轨的罪名加诸在主公的身上,毁坏主公的名声。”

“进而会有圣旨下发,削去主公的并州牧之职,再派议郎皇甫嵩接管大军,则主公的谋划就会全部落空。”

历史上,董卓被杀之后,朝廷确实立即起用皇甫嵩为征西将军。

为何是征西?

自然是因为堳坞在西面,堳坞之中,有董卓的三万西凉精锐,其中飞熊军五千。

其中,还有董卓的宗族之人,如董卓的母亲池阳君、董卓的孙女渭阳君董白、家将董越等人,以及董卓的妻妾。

为何派皇甫嵩去?

因为皇甫嵩的叔父皇甫归的配偶马氏,才貌双全,因为拒绝董卓的聘娶,而被董卓活活打死,此仇不共戴天。

法正的智谋95,徐庶的智谋96,两人加在一起,也无法破这个局。

法正摇了摇头,叹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