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吕布回长安(1 / 2)

吕布确实回长安了,更是已经望见了长安城的巍峨。

因为牛辅是河东太守,他与吕布素来不和,故意对吕布冷嘲热讽。

左讽刺一句,右挖苦一句,果然就使得吕布在河东待不下去了。

只是,吕布不知道,董承回长安报信,牛辅百般嘲讽于他,皆是出自贾文和的手笔。

若吕布不回长安,一直待在河内躲罪,谁去杀董卓?

根据华羽和贾诩的约定,吕布一旦兵败,董卓必然会让华羽出征。

而董卓被杀的时间,也被二人算计在了华羽出征之前,吕布回长安之后。

前文交待过,河东之战,倒不是吕布过于刚愎自用,而是贾诩选对了献计的时机。

吕布高兴的时候,贾诩不献计,偏偏在吕布心情不爽的时候出谋。

而且,贾诩献计也就献计吧,却非要加上一些让吕布很生气的后缀话。

“将军,不用此计,绝对无法取胜。”

“将军,若是不听贾诩这一计,此战必败。”

“将军,切不可意气用事,须得按我这一计行事。”

“将军,不是贾诩自负,这一战只有用我这一计才能胜啊。”

……

这类的话,贾诩故意经常说,有真也有假。

刚开始是假的,吕布稍一判断,就知道不按他的计策行事,根本不可能打败仗,于是就对贾诩不屑一顾。

后来,贾诩再献的计策,就是实打实的妙计了。

可惜吕布先入为主,总觉得还有别的计策能打胜仗,故意不纳贾诩的献计,于是就接连兵败了。

吕布兵败,贾诩就故意频频献计,全都是转败为胜的妙计,但都打了水漂。

这就是华羽和贾诩想出来的办法,对付吕布这样的性格,简直是量身定做。

但吕布也不是彻底的傻子,三次大败,三万兵马几乎折损殆尽,也反应过来了,知道贾诩是高人。

这个时候,贾诩再向吕布献计,却不是打仗了,而是自保。

贾诩说:“将军折戟河东,太师必然震怒。”

“但将军是太师的义子,太师不治罪牛辅,自然也不会治罪于将军。”

“可是,将军与牛辅却又有所不同。”

“牛辅,不过是一莽汉,河东太守而已,于朝堂之事无关紧要。”

“而将军则不同,将军与冠军侯是太师的左膀右臂,又身负太师安危的重任。”

“朝堂之上,恨冠军侯与将军的人不知多少,而这一次就是治罪将军的大好时机。”

“对于太师,若是没有冠军侯,则将军自然不容有失。”

“而如今,冠军侯从无败绩,而将军先有虎牢关之败,又有河东之败。”

“试问将军,若将军是太师,会不会舍车保帅啊?”

吕布听后大惊,急忙说道:“还请文和救我。”

贾诩叹道:“为今之计,将军不可再在河东逗留,须得马上返回长安,向太师请罪。”

“将军毕竟曾经杀过丁原,举并州军转投太师,为太师立下过大功。”

“只要将军回到长安,以父子之情向太师哭诉,太师念及将军的旧日之功,岂能再杀将军?”

“不然,若将军兵败却迟迟不归,一旦有人诬蔑将军想要造反,则将军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吕布大惊,立即向贾诩道谢,然后就快马返回长安。

到达长安城东门外二十里处,吕布就看到了老熟人,司徒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