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益南要反叛(1 / 2)

秦王府再次热闹起来,卑弥呼女王也不得不答应华羽的灭族条件,兖州和江东的困局依然在继续着,似乎一切都朝着对华羽有利的方向发展。

不过呢,就在华羽沉浸在温柔之乐的时候,益州那边出事了。

南中的蛮王孟真起兵谋反了。

当然,这得归结于诸葛亮的功劳。

益州一共有九个郡,北部五个郡,分别是广汉郡、蜀郡、汉中郡、巴郡和犍为郡。

南部四个郡,分别是永昌郡、益州郡、牂牁郡和越嶲郡。

其中,南部四郡基本上就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了。

原本,刘焉统治益州的时候,对南方四郡的管控能力很弱。

跟北方草原的情况差不多,益南地区的生存条件也不好,常常会有粮食不够吃的情况。

而益北地区则是天府之国,因此,在益南地区蛮族首领孟真的带领下,常有蛮族北上犯境的情况发生。

这个孟真,就是历史上孟获的父亲。

孟真此人勇武之极,有万夫不当之勇,更是颇有谋略。

因此,益南地区就成了刘焉的心腹大患。

每每应对蛮族北上犯境之后,刘焉也不是没想到派人挥兵南下,将这些蛮人彻底治服气。

可是,益南地区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瘴气毒水、野兽巨蟒什么的,还有一些沼泽地带,以及那喜怒无常的雨林气候,使得益州军三次都损兵惨重,铩羽而归。

待到后来,刘焉对益南地区就是使用安抚的手段了。

刘焉认孟真做了义子,每年会两次给益南地区送去大量的粮草、布匹、灯油等等生活必须用品。

而孟真呢,则是送还给刘焉一些手工艺品等等,作为还礼。

这么一来,双方的关系就很是融洽了,数年之内就不再有战争,和平发展。

后来,刘焉死,刘璋即位,也按照刘焉的策略。

可是,刘璋当益州牧没有多久,就被华羽给轰下台了。

华羽可不会惯着益南地区的蛮族,当即就给法正下令,中断对蛮族的粮草、布匹和灯油的供应。

益州的政权更迭,刚开始孟真没当成回事,认为益州的新州牧必然还会跟以前一样,处好双方的关系。

谁想到,到了益州该给益南地区送粮草、布匹和灯油的时候,并没有如约而至。

孟真立即就派人前往绵竹,质问此事。

结果呢,因为孟真的使者过于嚣张,法正便将他打了三十杖,然后赶了回去。

孟真大怒,但他不像后来他的次子孟获那样冲动,并没有立即起兵,而是派出大量的细作,探查益州的情况。

不久后,华羽重新调整各地的军事情况,将益州划给了江南军政司,大都督是徐庶。

法正在交接益州事务的时候,格外对徐庶讲了益南地区的风险,让徐庶早做准备。

徐庶当然不会把法正的话当做耳旁风,一边派人探查益南地区的动静,一边在边境处进行布防。

江东的局势,已经完成了封锁,只要刘备不突围,就不会有战事。

荆州有蔡家帮衬,蒯家也彻底降服,也不会有什么乱事发生。

所以,徐庶就将目光关注在了益州上,关注在益南地区上,派出了大量的细作。

而且,徐庶还买通了不少的当地人,使得他们成为徐庶安插在益南地区的细作,更是不容易被孟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