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诸葛亮揽权(1 / 2)

因为跟吕布之战的大获全胜,更几乎是完胜,刘备对诸葛亮是格外重用。

而诸葛亮呢,因为刘备的那一番眼泪,以及那一个下跪,面子十足,就顺势留在了徐州,认了刘备为主。

大权独揽,这就是诸葛亮最希望的生活,也是他最大的野心。

骨子里,诸葛亮跟董卓是很相似的。

没有自立为帝的念头,却又将皇帝管控在手的野望。

刘备这个人,识人还是很准的。

不管是看马谡不可大用,还是以李严等人钳制诸葛亮的权力。

可惜的是,李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轻易就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使得诸葛亮一人独掌蜀国的大权。

事无巨细,皆要经过诸葛亮的手。

说好听了,叫敬业,唯恐辜负了刘备的重托。

说难听了,就是不想分权给任何人,对任何人都不放心。

以至于,诸葛亮死后,蜀国就再无大才可用。

蜀国是有人才,但诸葛亮没有给他们历练的机会,而等诸葛亮死过之后,再一边处理政事,一边历练,自然是一塌糊涂。

其实,现在的刘备也看出诸葛亮的野心了,但他眼下落魄,只能依靠诸葛亮,便将大权尽数赋给他。

张昭和张纮呢,一开始对诸葛亮不以为意,认为诸葛亮只是在行军打仗方面有些谋略,但内政和军略是完全不相同的。

可没过多久,张昭和张纮就发现了,诸葛亮虽然年轻,但在内政方面的才能绝对要在他们两个之上。

几天之后,张昭和张纮就对诸葛亮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诸葛亮在内政方面的才能,绝对远在他们之上,任何棘手的事情,只要到了他的手中,就能轻易迎刃而解。

但张昭和张纮很快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大权独揽的事。

诸葛亮确实很勤劳,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徐州各地的公文,不管大小,全都亲自过目。

另外,诸葛亮还规定,但凡是杖责二十以上的刑罚,他必须要亲自披阅。

这么一来,张昭和张纮还能做什么呢?

杖责二十以下的刑罚,都是那种小偷小摸的行为,当地的县令就能处理了。

上有诸葛亮,下有各地的官员,张昭和张纮就无事可做,等于是被闲置起来了。

一开始,张昭和张纮以为,这是刘备的意思。

尤其是张昭,在刘备失去彭城之后,他曾经投靠过吕布。

虽说后来反水,里应外合,帮助刘备再得彭城,但毕竟背过主,有了污点。

所以,刘备若是对他不再信任,也是情有可原,张昭更只能是小心谨慎。

可没过多久,张昭和张纮发现,彭城官员对诸葛亮有意见的人越来越多了,都因为是失去了手中的权柄。

权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地位和身份。

你在徐州当官,手中有权柄,就能为自己,为家人,为亲朋好友谋得一些好处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