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乌桓硝烟灭(1 / 2)

不错。

华羽喊的就是“蹋顿已死,降者不杀”。

之前,华羽也确实坚决不要一个乌桓降兵,全部赶尽杀绝。

现在,华羽又准许乌桓人投降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

之前,华羽不接受乌桓人投降,是因为这一次北袭乌桓,华羽只要五千人马。

若是接受乌桓人投降,华羽势必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看押俘虏。

一旦乌桓降兵多了,华羽的可战兵力就更少了。

万一乌桓降兵再降而复叛,华羽就会有大麻烦。

所以,华羽为了保持战斗力不减,就不能接受乌桓降兵。

但这一次不同了,这是对乌桓的最后一战,华羽不再有任何后顾之忧。

一旦接受了乌桓人投降,四千多兵马可以全部用来看守乌桓降兵,押送他们回并州。

第一,减少杀戮,对天和有好处。

第二,这些乌桓人,就是最好的劳动力,可以用来在草原上修筑城池。

于是,随着华羽的一声大喝,四周的并州骑兵先后就大喊起来。

“蹋顿已死,降者不杀。”

“蹋顿已死,降者不杀。”

……

一声声呐喊,彻底崩溃了乌桓人的意志,这仗没法打了。

只要有活路,傻子才会死扛到底。

于是,当第一个乌桓骑兵扔掉兵器,翻身下马,跪地请降之后,越来越多的乌桓骑兵就投降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顽固不化的乌桓骑兵,被华羽的麾下斩杀。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

五万乌桓骑兵,被杀的竟然有一万人,投降的足足四万。

华羽的五千并州军,经历一次次大战之后,剩下的只有四千人了。

五千人马,灭掉了二三十万人口的乌桓族,却只折损一千人马,这样的战绩自古没有过。

当然,不单单是《遁甲天书》,华羽的战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一方面,就是刚开始的时候,西乌桓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战斗力,不然的话,并州军的伤亡,绝不至于一千人马。

但这一战的战果,就格外辉煌了。

十几万乌桓人,除了七万乌桓兵之外,还有七八万的乌桓老幼妇孺。

另外就是汉人了,足足五万汉人。

只不过,这五万汉人只有一万是并州人,其余四万都是幽州人以及一部分鲜卑人。

粮草,被烧得差不多了,但牛羊马却是多不胜数。

还有,这么多年来,乌桓从幽州和并州抢掠的钱财,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也都便宜了华羽。

另外,还有无数的军械器具。

这些军械器具,一部分是乌桓人从并州和幽州抢过来的,另外一部分是乌桓人自己制造的。

准确说,是乌桓人从幽州和并州抢来的铁匠,为他们打制出来的。

在乱世的时候,最能保命的,一个是工匠,一个是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