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太史慈之能(1 / 2)

兖州,即将易主。

这本就是华羽一手策划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倒也不是华羽真的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只不过是他把本来就该发生的剧情提前推进了。

这个时候,华羽无暇顾及关东的情况,他只要能保住弘农郡还在张辽的手中,以及快速将并州全面收复就行了。

第二天,华羽就率领大军出发了。

所谓大军,其实还是陷阵营与一万精锐骑兵。

陷阵营暂时没有补充,六百四十多人,只是增加了一个侯奇而已。

因为大战在即,若是将陷阵营补充到七百人,那新入的五十多人在阵法的运用和兵种的配合上必然不娴熟。

这么一来,就会使得陷阵营的攻防之力减少,倒不如还保持原班人马。

历史上,每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都是在平时进行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训练,最后经历战火才成的。

目前的陷阵营中,经历了两次大战而幸存下来的士兵,占了绝大多数。

这些人,绝对是陷阵营的精髓所在了。

另外一万精锐骑兵,分为两军,一军是西凉铁骑,一军是鲜卑精骑。

这三支军队,就是华羽准备收复并北三郡的实力了。

当然,还有徐晃的数万兵马,就是以步兵为主了。

华羽跟徐晃的定策,徐晃主攻,负责攻城战。

若是乌桓人出战,徐晃就会骑步配合,将之歼灭。

太史慈已经到了徐晃的麾下,直属于甘宁。

并州飞骑,也已经建立起来,目前只有五百人马。

前文有交待,太史慈本来非要从士兵做起,但华羽不允许。

鉴于太史慈是辞掉建昌都尉来投奔的,华羽便让太史慈当了一名军侯,统领五百骑兵,命名为并州飞骑营。

本来,徐晃和甘宁对华羽突然送过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史慈,而且直接让他统领一支骑兵营,颇为不理解。

甘宁先试了试太史慈的武艺,竟然跟他不相上下,似乎还要强上一些。

这就让徐晃和甘宁对太史慈不敢小觑了,他们想起了华羽的识人之能。

若是太史慈没本事,华羽绝不会这么器重。

紧接着,五百骑兵,在太史慈的训练下,短短几天时间,就初见成效,更是让徐晃和甘宁惊赞不已。

这若是能给太史慈足够的时间,恐怕就能训练出一支绝不亚于昔日并州飞骑的并州飞骑来。

这一次,徐晃奉命收西河郡与上郡的南匈奴兵,再以南匈奴兵为兵刃,北上攻击乌桓人,风险还是很大的。

风险就是来自对骑兵的掌控。

徐晃和甘宁,都不擅长统领骑兵。

阎行和张绣虽然都是出身西凉,但西凉骑兵多是重骑兵。

重骑兵和轻骑兵的训练和作战方式,是大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