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刘备背公孙(1 / 2)

河东郡。

安邑城。

冠军侯府。

这个冠军侯府,不是暂时的,而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华羽身为并州牧,按说自己的府邸应该在并州才对。

第一,并州是多山的地方,确实不适合居住。

第二,并州的位置太靠北面,空气干燥,冬天太冷,华羽不想让他府中的女眷们跟着受苦。

第三,还是并州的位置太靠北,因为并州再往北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了,不利于华羽南征。

第四,河东郡距离长安不算远,华羽随时都能虎视长安。

第五,河东郡与弘农郡是关中之地的最东面,过了箕关和函谷关,就是关东之地了。

华羽坐镇在河东,就会对关东诸侯带来一定的震慑,让他们不敢再合兵西进。

而关东诸侯不敢西进,接下来就只能是你打我,我打你,开始一轮的兼并战。

因为这五个原因,华羽就将自己的大本营暂时设在了河东郡的安邑城。

当然,随着日后争霸天下的战役一步步推进,随着华羽的地盘逐渐扩大,安邑绝对不是华羽最终的定都之地。

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关西的形势,分为两大块。

第一,华羽正在收拾河东,然后北伐并州。

第二,马韩大军即将兵临长安,一场长安争夺战,即将上演。

而关东的形势呢,就复杂多了。

第一,公孙瓒与袁绍,已经正式交锋了。

公孙瓒两路出击,一路是自己亲率十万兵马,从涿郡和代郡两路南下。

一路是青州的田楷,以刘关张三人为将,北上进攻渤海郡,以打通幽州与青州的陆上通道。

田楷的能力,在三国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一些。

历史上他的战绩,配合公孙瓒的大军攻打冀州,连战两年,并没有多大的成果。

后来,袁绍派长子袁谭去青州。

袁谭是袁绍三个儿子中,最擅长打仗的,很快就击败了田楷,掌控了整个青州。

但因为有刘关张三兄弟的帮助,田楷与袁绍军的初战,还是很成功的,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渤海郡。

有渤海郡在手,幽州和青州就连为一体了。

田楷得意之极,浑然忘记了,渤海郡是刘关张兄弟打下来的,不是他田楷的能力。

同时,田楷又忘记一件事情。

袁绍从逃出洛阳,就会出任渤海郡的太守,已有两年的时间。

田楷虽然靠着突袭,靠着刘关张三人的能力,拿下了渤海郡,但民心并没有彻底归附,袁绍的余部还有不少藏匿暗处。

刘备劝说田楷,先不要着急进兵,先将渤海郡中袁绍的余部清扫而光。

其实,刘备的这个提议,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待彻底掌控渤海郡,再挥兵西向,攻打冀州不迟。

但田楷已经被轻易的胜利果实迷失了心窍,根本听不下去刘备的好意劝说,立即发兵西进,攻打河间国。

在这里,田楷并没有很得逞,因为他遇到了冀州的一员上将,河间本地人张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