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陷阵营之威(1 / 2)

华羽下令,让典韦将小元的尸体收起来,送回老家,进行安葬。

小元这一死,也算是为她曾经的背叛付出了代价吧。

卫仲道虽然身死了,但华羽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卫家。

前文交代过,卫家在河东郡数百年,实在是根深蒂固之极。

河东的官场和军队,不知道有多少人跟卫家有关系。

或者是直接关系,或者是间接关系,也就是常说的那种门生故吏。

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张大网,紧紧地将河东郡锁在卫家的手中。

与其说,某某某是河东太守,倒不如说,卫家一直就是河东太守。

所以,华羽要彻底掌控河东,就必须要将卫家的人铲除掉。

华羽领军讨伐河东郡鲜卑和匈奴的时候,让牛辅留守安邑,更还将贾诩、张既、游殷和石韬留下来,接管河东的政务。

王越的暗卫军也留了下来,目的就是配合贾诩,将河东郡的官场和军方情况打探清楚。

贾诩和王越不负华羽的厚望,在华羽凯旋回来之前,就已经将整个河东官场和军方的情况摸了一个通透。

河东官场中,卫家的人,占了足足六成,其余四成才是另外那些士族的人。

河东军方呢,更加可怕,卫家的人占了足足七成半之多,其余二成半是另外那些士族的人。

若是不动卫家,一旦华羽领军北上,讨伐并州,卫家联合别的士族,一同起兵机叛乱,华羽就会跟曹操一样,为攻徐州而差点失了兖州。

华羽北征并州,他和麾下一众文武的家眷,都会留在安邑。

若是这些人出了什么意外,落入卫家的手中,华羽必然会追悔莫及。

离开卫家之后,华羽先将蔡琰送到冠军侯府,交到貂蝉的手中,然后就直接去了河东太守府。

刚才,那个小黄门还没有将圣旨的内容读完。

圣旨有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免去卫舆的河东太守之位。

第二部分呢,就是任命贾诩为河东太守。

这么一来,贾诩就能名正言顺地执掌河东郡的大权。

再有牛辅从旁辅佐,不管是河东的官场,还是军方,都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了。

河东官场整顿的经过,就不再赘述,继续说陷阵营的第一战。

陷阵营的前军,弓箭兵对着并州飞骑就是一阵抛射,但效果并不算太大,给并州飞骑只造成三十多骑的伤害。

这么一来,宋宪所率的并州飞骑,就还有一百三十骑。

一旦这一百三十骑冲过来,对步兵造成的损伤,绝对是无法弥补的。

而且,这一趟冲过去之后,并州飞骑能够很快地调转马头,对陷阵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冲击。

宋宪是吕布麾下的骁将,对骑兵战斗的运用,绝对不是弱者。

一旦宋宪率领这一百三十骑冲进陷阵营的阵中,他就会兵分两路,向左右方向冲击,从内部摧毁陷阵营对并州飞骑左右两翼的攻势。

这么一来,一旦侯成和郝萌率军冲进陷阵营,也会分开左右,冲向陷阵营的前军和后军。

只需要这么往来两三次的冲击,陷阵营绝对会全军覆没。

这就是骑兵的厉害之处,相当于古代的闪电战,是步军天生的克星。

王越看在眼中,心中暗想,待对方的并州飞骑冲进阵中,我就将高顺打晕,趁乱带离这里。

高顺并无丝毫的慌张,继续有条不紊地下令:“前军弓箭兵退,巨盾兵和长戟兵迎敌,朴刀兵接应,弓箭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