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三个大忽悠(1 / 2)

自己领军在外,公孙瓒的大军还没退呢,袁绍竟然派人抄了他的老窝。

要知道,韩馥一家老小都在邺城,定然已经落在了袁绍的手中。

“这可如何是好?”韩馥一下子就急了,背着手,在屋子里不停走来走去,心中早已经失去了主意。

沮授的家人也在邺城,但他却并未有什么慌乱,反而是沉着地劝韩馥:“府君无须惊慌,那颜良文丑二人所率,不过是两千骑兵而已。”

“袁本初领渤海太守,虽然与公孙瓒多有勾结,但毕竟财力有限,两千骑兵必然是袁绍的全部,更是袁绍麾下唯一的精锐之师。”

“颜良文丑孤军深入,虽然能起到奇兵之效,却也是陷入了绝境。”

“府君只需要派遣一军,以长史耿武为主将,张郃、高览二人为副将,兵发渤海。”

“渤海的粮草、军械都受冀州的控制,袁绍的两千骑兵主力又在邺城,再加上府君是州牧的大义身份,我军定能轻易攻克渤海郡。”

“渤海一旦被攻破,袁本初成为府君的阶下囚,颜良文丑二人岂敢再继续与府君为敌,必会向府君投降,如此则袁绍之乱可平。”

不得不说,若是韩馥真的按照沮授的献计行事,袁绍就真的没有半点希望崛起了。

可韩馥疑心太重,又无识人之能,征战之谋,一时犹豫不决。

就在韩馥犹豫的时候,袁绍派来了三个人,游说韩馥。

这三个人,一个是荀谌,荀彧的弟弟,也有说是荀彧的哥哥的,反正二人是兄弟。

一个是张导。

张导是个内政大才,但在《三国演义》中未却没有出现。

张导任钜鹿太守的时候,漳河经常泛滥,百姓无法耕种。

张导一番考察之后,画了一张地图,带人改善河道,修防排通,以正水路。

于是,漳河的水患就消除了,河两岸的耕地,年年丰收。

第三个人是高干,此人是袁绍姐姐的儿子,也就是袁绍的外甥。

高干出身陈留高氏,他父亲高躬官职蜀郡太守,也就是甘宁的正职。

历史上,高干被袁绍封为并州牧,跟袁谭、袁熙和袁尚一个待遇。

但因为华羽已经锁定了并州,所以,并州跟高干就不会再有关系了。

这三人一起来,定然是为袁绍当说客的。

沮授建议,杀掉张导和高干,囚禁荀谌,以此震慑袁绍,挫袁绍的锐气,然后即刻出兵,必能一战而定渤海。

可惜的是,韩馥在关键的时候又犯糊涂了,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而是会见了三人。

沮授心中担心,便暗中埋伏了二十名刀斧手。

三人来到,向韩馥见了礼。

见礼之后,韩馥脸色一沉,立即喝道:“袁本初乃是渤海太守,却出奇兵,攻我邺城,以下犯上,莫非是想要反叛朝廷不成?”

可惜的是,韩馥的下马威没有起到效果。

高干年轻气盛,立即就大声反驳道:“韩府君此言差矣,我主这样做法,乃是为冀州的百姓着想。”

“敢问韩府君,可有把握打败白马义从,退幽州之兵?”

“……”韩馥登时一阵无语,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