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桥蕤回宛城(1 / 2)

宛城。

太守府。

袁术手持一支箭,一抖手,箭矢准确无误地插进了五六尺远的壶里。

箭矢在壶里摇动了几下,很快就安静下来。

“恭喜将军,三投三中。”一个美貌绝伦的年轻女子走上前,拍着手,含笑说道。

将军?

袁术虽然没有政权方面的职务,如太守、州牧什么的,但却有一个军权方面的职务:后将军。

“哈哈哈……”袁术得意地大笑起来,左手揽着这个女子,右手托着她的下巴,“这都是夫人的缘故啊。”

女子娇嗔道:“将军说笑了,将军投壶技艺精湛,与妾身有何干系呢?”

袁术笑道:“若非是半月前,我登城一望,竟能在数万流民中发现夫人的天姿国色之貌,焉能练成如此眼力?”

“因此,我投壶的技艺提高,是因为夫人的缘故。”

登城一望,发现美人?

不错,历史上确有此事。

北方战乱,大批的北方人向南迁徙,成为流民大军。

袁术所处的南阳郡,就是首当其冲。

因为流民越来越多,就需要大量的粮食进行救济。

救济不是长久之计,还需要为流民分配土地,租给他们耕种的农具,以及帮他们盖简易房,暂时安顿下来。

总之,方方面面都是事,都需要耗损钱粮。

而袁术心怀野心,又不是那种体恤百姓的主儿,岂能甘心将钱粮用在这种流民身上。

在阎象的建议下,袁术略有不爽地登上城头,看一看外面的流民情况。

或许是天赐一段姻缘吧。

数万流民啊,袁术一眼就看到了冯氏,惊为天人。

当时的冯氏,是随着流民逃难过来的,没有梳洗,又担心受邪徒的骚扰,脸上故意抹了黑灰。

袁术派人将冯氏找来,梳洗一番,果然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须知,三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美女有六个,冯氏便是其中之一。

有句话说得好:江南有二桥,河北樊甄俏。中原冯美人,貂蝉第一妙。

这个中原冯美人,就是冯氏。

有人说,冯氏是昔日西园八校尉之一,助军右校尉冯芳的女儿,说是“芳”字被误写成了“方”字,其实应该是冯芳女。

因为同时期名字为“某某女”的并不少见,如施绩的女儿施淑女,曹植的女儿曹行女,夏侯文宁的女儿夏侯令女等。

但是,冯芳是荆州西陵县人,而冯氏是司隶人,两人应该没任何关系。

得了冯氏,袁术心情大好,就采纳了阎象的意见,拨出钱粮,安置流民。

所以,可以说,这些流民是托了冯氏的福。

冯氏被袁术纳了之后,袁术对她自然是百般宠爱,几乎天天都腻在一起,差点连争霸天下的野心给忘了。

却说,就在袁术与冯氏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婢女突然来报,说是桥蕤求见。

桥蕤求见?

袁术的眼睛立即就直了。

不对啊,孙策回来说,桥蕤被华羽给抓住了。

袁术派往长安的细作,也是带来了这个消息,说是桥蕤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