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心动两条件(1 / 2)

冀州。

渤海。

南皮城。

袁胡带来的消息,让袁绍悲痛不已。

经过许攸的一番劝,又让袁绍欣喜不已。

但是,只是半天的时间,袁绍的心情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没有别的,是因为袁绍派往长安的细作,带回了最新的消息。

袁胡带来的消息没错,也是最及时的第一手消息,却是少了后续的变化。

袁绍的细作,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袁隗一门虽然被下狱了,但却是尚未定罪,自然也就没有被灭门。

满朝文武,半数以上,都为袁隗叫屈,跟董卓发生了正面的碰撞。

于是,朝廷派华羽审理此案,待审案结束之后,再行定罪。

这样可不好啊,董卓,袁绍皱着眉头,将董卓骂了个狗血喷头。

董卓也是挺冤枉的,孤要杀袁氏满门,你袁本初不乐意。

现在孤暂时不杀袁氏满门了,你袁本初还是不乐意,真是难伺候啊。

袁隗不死,长安袁府不灭,他袁本初就难以成为当世袁家第一人。

万一,华羽找不到充足的证据。

万一,华羽颇为这些朝廷大臣的压力,让吴匡和张璋当替罪羊,袁氏一门就能无罪释放。

到时候,袁术还是袁氏的嫡子。

而且,袁氏的嫡子,何止袁术一个,还有袁胤、袁仲达和袁满来。

至于他袁绍,再怎么是袁氏这一代中最出色的,但在袁隗的操纵下,也得靠边站。

不然,若袁绍敢不听袁隗的话,就是不孝。

不孝的罪名,在以孝道治天下的大汉朝,是很可怕的,没人敢跟你玩。

你没看人家华羽,都把“誓杀关云长”五个字写在了随身的一把折扇上,提醒自己,时刻都不能忘记杀父之仇。

这就是孝啊。

华羽虽然是董贼的部将,但因为孝道,便可获得很多人的认可。

就在这时,许攸来到了:“不知主公唤许攸前来,有何吩咐?”

袁绍叹道:“长安城中,另有意外发生。”

于是,袁绍就将细作带来的消息,对许攸讲了一遍。

“朝中以蔡邕大人为首,半数朝臣力保叔父,只恐董卓也要忌惮三分,想来叔父此番会是有惊无险。”

许攸也皱着眉头,心念飞转。

若袁隗活着,袁绍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受到大影响。

许攸身为袁绍的谋士,又颇有野心,更是财迷,自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

想了一会儿,许攸微微一叹,说道:“主公,眼下的情况,唯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

袁绍不傻,立即就明白了:“借华子翼之手?”

许攸点了点头:“如今之计,只能如此。”

“不然,主公就只能安心做一个渤海太守了。”

“即便日后得到冀州,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这两句话,犹如两把尖刀一般,狠狠刺入袁绍的心里,血滴不止,疼痛不休。

深吸一口气,袁绍的眼神中,恨意渐浓,淡淡问道:“子远,你可有什么良策,能化解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