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许攸访幽州(1 / 2)

袁隗在长安城策划诛董的时候,关东之地,也有一件大事正在进行中。

这件大事,就是袁绍的立新皇大计。

那一日,袁绍不顾逢纪的反对,决意采纳许攸的计策。

许攸更建议,此事乃是为天下大义,建议袁绍仍以关东诸侯盟主的身份,联络各诸侯,共同行此大事。

一旦此事成功,论功行赏,袁绍乃是联军盟主,受益自然最大。

而若是事情不成,大家一起搞的,丢面子就不会是只丢袁绍一个人的面子。

这样的考虑,可谓是缜密之极,袁绍很满意,非常满意。

原本,在袁绍的心中,逢纪是第一谋士,许攸是第二谋士。

因为这两个人的谋略水平相差无几,无法准确分出上下。

所以,干脆就以投奔袁绍的时间长短而定一二。

说起来,许攸跟袁绍相交的时间很早,但他因为四年前谋立合肥侯的事情,受官府通缉,一直不敢露面。

于是,投奔到袁绍麾下,许攸反而比逢纪晚了半年多。

而这一次逢纪和许攸献计呢。

明显是逢纪的计谋远超许攸的馊主意,可袁绍不这样认为啊,更是将第一第二谋士的位置,在心中略略调整了一下。

袁绍的书信,到了各路诸侯的手中。

有同意的,例如冀州牧韩馥、兖州牧刘岱、山阳太守袁遗、济阴太守袁叙、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乔瑁、广陵太守张超、陈留太守张邈、上党太守张杨等。

也有强烈反对的,例如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后将军袁术,以及目前是袁术部将的孙坚。

公孙瓒反对,是因为他跟刘虞政见不合。

刘虞对北方异族是怀柔政策,而公孙瓒则是强击之策,两人因此发生过多次不快。

若是刘虞当了皇帝,哪还会有公孙瓒的好果子吃?

而袁术呢,当然不希望袁绍这个袁家的庶子做出大功绩来。

上一次,诸侯会盟,众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袁术就很不爽。

袁绍为何能当盟主,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但袁家的嫡子是他,不是袁绍。

也有保持中立态度的,就如徐州牧陶谦、北海太守孔融,以及正依附袁绍的曹操。

其实,按照本心而言,曹操是不赞同的。

上一次,合肥侯事件,许攸就邀请了他,被他拒绝了。

当时,曹操拒绝朝廷征他为议郎,正赋闲在家。

而这一次,曹操正在袁绍的麾下。

袁绍定计之后,根本就没征求曹操的意见。

倒是曹操找了袁绍一次,劝袁绍放弃这个计划,采用逢纪的计划。

但袁绍正做梦从龙之功呢,根本没有将曹操的劝言听进去。

无奈,曹操只得保持中立,并不参与此事。

但是,因为他跟随袁绍,想彻底中立,根本不可能。

因为许攸是献计者,袁绍便派许攸前往幽州,说服刘虞答应此事。

许攸自然是欣喜前往。

一路上,许攸快马加鞭,只用了两天就从渤海郡治所南皮,到达幽州治所,广阳郡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