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执拗蔡伯喈(1 / 2)

东观,是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以及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位于洛阳南宫,藏有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等等,

自汉和帝时起(公元92年),班昭、刘珍、李尤、刘毅、边韶、崔寔、伏无忌、蔡邕等名儒硕学,先后奉诏于东观撰修国史。

历时百年,广泛采用本朝档案典籍,陆续撰成《汉记》143篇。

因修撰于东观,也被称为《东观汉记》。

后在董卓之乱,迁都之时,惨遭破坏。

此刻,迁都进行中,所有人都在忙碌着。

只有东观的大门前,有一高一低两个身影。

低的身影,正是蔡邕,跪在地上。

高的身影,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乃是蔡邕的长女蔡琰蔡昭姬。

“董卓残暴,爹爹却这般忤逆他,只恐董卓会治罪爹爹,还请爹爹速速起身。”

“爹爹不为自己考虑,也须得为女儿与妹妹考虑一二。”

“哼……”蔡邕冷哼一声,不起身,也不开口。

蔡琰继续劝道:“爹爹何不去找太尉、司徒、司空,或许能帮爹爹弄一些马车来。”

“太尉、司徒、司空?”蔡邕一听蔡琰提到三公,忍不住再冷哼一声。

“此等人,满眼尽是权势,怎会将东观藏书放在心上?”

“董卓专权,此等人心中都是不服,却苦无良机,不然,或许会是董卓第二。”

“为父宦海沉浮一生,到如今已是大彻大悟。”

“皇权既已旁落,无论谁人得到,都不可能归还于天子。”

“为父既然护国无望,若是再护不住这些东观藏书,纵然可以苟存一条残命,又能如何?”

话音刚落,一阵马蹄声响起。

蔡琰大吃一惊,急忙转首看过去,却是二十骑飞奔而来。

“爹爹快快起身,若是被董卓知道,爹爹依然长跪不起,必有大祸临身。”

蔡琰急忙用力搀扶蔡邕,但蔡邕执拗,不但不起身,反而用力向下坠。

蔡琰累得娇喘吁吁,也无法将蔡邕搀扶起来。

很快,二十骑到了近前,一起翻身下马,向蔡邕父女走来。

华羽走到跟前,看了一眼蔡琰,微微惊艳一下。

没想到汉末第一才女竟然如此美貌,丝毫不在杜氏之下。

而且,看蔡琰的发髻,并非妇人,而是云英待嫁。

华羽心下一动,暗想,难道,蔡琰尚未嫁给卫仲道?

蔡琰心情略有慌乱,急忙解释道:“这位将军,家父是因为跪的时间过长,双腿不便站立,并非是故意不从相国的命令,还请将军海涵。”

华羽向蔡琰点了点头,然后对蔡邕拱了拱手:“末将华羽,见过蔡大人。”

华羽?

蔡琰不由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可不是嘛,华羽的坐骑确实是一匹浑身火红的骏马。

没想到,名震天下的平东将军,寿亭侯华羽,竟然这么年轻英俊。

一身银白色的盔甲,更让华羽显得英气逼人,威武不凡。

蔡琰忍不住将华羽跟未婚夫卫仲道相比,心中不由微微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