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秘藏(2 / 2)

非天仙不可飞升,且福祸难料?这是什么意思?<spanstyle>谷</spanstyle>

费景庭按住心中纳闷,翻转石板,但见后面还镌刻着一行文字。

“此山本有法阵,料想乃是前人所设,余稍加修葺,以防宵小惊扰。余点化一草木精怪,留与有缘人,可持拂尘镇压,服之可增一甲子之功。

阁皂山曹希蕴留。”

阁皂山曹希蕴?曹希蕴……这名字怎么如此眼熟?

思索间,符芸昭翻捡了一通,眼见费景庭发怔,便两步走了过来:“景庭哥哥,你在看什么呢?”

“哦,”他将石板递给符芸昭:“你看看这个。”

符芸昭快速扫了几眼,惊呼一声,扭头便奔到曹希蕴的尸体前,恭恭敬敬跪地磕头,而后先是拿起拂尘,跟着又将短剑拿在手中。

费景庭回思了半晌,总算想起了曹希蕴是谁了。什么曹希蕴,分明就是曹文逸,曹仙姑啊!

曹仙姑何许人也?大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彬的孙女中有做皇后的,唯独这曹仙姑出了家。

据载,曹仙姑起初名曹希蕴,天性聪颖,能说话就能自解文字,五岁作诗,十五岁古今典籍博览无遗。

因不满家中配的姻缘,径直脱身遁走,二十一岁隐居少室山,修行了十余年。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不要人救济。家里人寻了过去,曹仙姑就宛转潜避。

后来在阁皂山授箓,晚年回了京师,隐居在咸宁坊。东京百姓都知道曹仙姑的大名,纷纷前来拜访。穷人来拜访,曹仙姑就赠与诗词,有钱人要送财物,就推辞不受。

迫不得已受了,也会找机会转手赠给他人。宋徽宗听闻曹仙姑的大名,下旨要为曹仙姑建宫观,曹仙姑坚辞不受。

宋徽宗给曹仙姑加了几次封号,又营造了保庆泰宁宫,结果宫观将要落成之际,曹仙姑尸解而去,后人将其葬在了开封新里乡。

这事儿在道藏上有详细记载,都说曹文逸,也就是曹仙姑的确是尸解飞升而去,尸体都安葬了,可奇怪的是,怎么尸体出现在了几千里开外的长白山山洞里?

莫非,尸解之后曹仙姑在天界重塑的己身?

又想起曹仙姑那句‘非天仙不得飞升、且福祸难料’,这位曹仙姑到底在天界遭遇了什么?

这曹仙姑也是,怎么不将天界的遭遇详细记录下来,惹得自己干着急。

身后的符芸昭摆弄了半晌短剑,挂在腰间;又摆弄了片刻拂尘,随即惊喜道:“景庭哥哥,这拂尘好像是法器。”

“嗯,曹仙姑说了,这拂尘可用来收服人参精。”

“哈,待我们出去,一定打得那人参精原形毕露!”

比划两下,符芸昭又有新的发现,她在床头发现了一只木头盒子。打开来,露出了里面的一枚葫芦。拔了半晌,那葫芦口也没动,好似用术法封禁了。

跟着又在木匣底部发现了一行字,符芸昭读了一遍,顿时喜悦起来。转头张嘴欲言,见费景庭没看向这边,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默默念动口诀,随手拔开葫芦嘴,从里面倒出了一枚青色的丹丸。张嘴便吞入腹中,咂咂嘴,却一时间什么感觉都没有。

“吃什么呢?”

符芸昭吓了一跳,扭头就见费景庭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身侧。符芸昭嚅嚅半晌,到底还是说了实话。

“喏,驻颜丹。前辈说了,服用之后可以驻颜,没别的功效。”

费景庭一个大男人,自然不关注这种女子才喜欢的丹药,说道:“神神秘秘,我还当是什么好东西呢。该拿的东西都拿到手了?”

符芸昭嬉笑着点点头:“嗯,主要是这拂尘,有了拂尘就能收服人参精,再将人参精吃了,能增加一甲子的修为呢!”

费景庭冲着曹仙姑的遗蜕使了个眼神,犹豫着问道:“你……瞧着她,不眼熟吗?”

“哈?什么意思?”符芸昭忽闪着大眼睛不解其意。

“长得不像你梦中所见的大姐姐?”

符芸昭疑惑的看了遗蜕半晌,摇摇头:“不像啊,大姐姐比前辈好看多了。”

“那就奇怪了。既然不是你梦中的大姐姐,那她是怎么知道曹仙姑藏身在此山当中呢?”

“我怎么知道?”符芸昭道:“梦中的大姐姐又不会跟我说话。”

这倒是个问题。费景庭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多,怎么也想不明白曹仙姑在天界的遭遇,以及符芸昭梦中的大姐姐是如何得知曹仙姑所在的。

便在此时,外头水声涔涔,继而传来一些响动。二人对视一眼,符芸昭顿时高兴起来:“好你个人参精,正要找你晦气,你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