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五道命令(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597 字 2023-03-15

整个巴蜀已经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此时再在巴蜀置三十多万军队,已经是一种浪费。

巴蜀交通难行,光是粮食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势必将一些部队调出川。

北路军入川十三万人,右武卫被调回关中;之前右威卫移镇金城和武威,这一次右屯卫也不用返回陈仓,而是移镇天水,镇戍关西。

而原汉川军和长安行台直隶部队,裁汰老弱,保留两万人马,编为振威军,由焦方威统帅,负责梁州地区的绥靖。

而中路军入川十六万人,左御卫返回荥阳,左领卫一部返回淮南,而左骁卫在完成平定通巴五州的任务后返回巴陵。

江南行台的直隶部队裁汰老弱,保留两万,整编为奋威军,由陈克敌统帅,负责巴州地区的绥靖。

李唐降兵,裁汰老弱之后,保留三万人马,直属于行台。

南路军除了留下两万蛮兵,全部返回。

这样黄维扬手中只剩下左、右卫率营、右骁卫、右靖卫、振威军、奋威军、水师部队、岭南蛮兵、行台直属军,共计十八万五千人马,虽然各部尚不满编,但十几万部队是有的。

黄明远对于巴蜀地区的处置很是小心。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难平。占领巴蜀不难,平定巴蜀却不容易。北宋王全斌用了七十天就灭后蜀了,可是一个全师雄造反就搞得巴蜀皆反。甚至之后还有王小波、李顺起义等等,北宋用了前后四十多年才彻底平定巴蜀。

黄明远可没那个功夫,所以就得从头重视。

至于第四道军令就是废除李唐的苛捐杂税。

黄明远吸取了之前江南的教训,先安定人心,等明军彻底掌握巴蜀之后,再行改革。省得各地乱起来会手忙脚乱。

巴蜀不比淮南、江南。

江淮多平原,大明的骑兵直接碾平就可以了。但巴蜀山多、树多,一旦生乱,可不是闹着玩的。

为此,黄明远还特意来信叮嘱儿子,一定要稳字当先,宁可慢一些,不要出错。可以一个郡一个郡,甚至是一个县一个县的来。

看着父亲的殷殷嘱托,黄维扬感到万分。

除了父亲,还有谁会对他这么关心爱护。

不过大明在巴蜀也有一条优势。李唐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对百姓的盘剥实在太狠了,这次废除李唐的苛捐杂税,正方便大明收买人心了

当然,除了四道公开的命令之外,黄明远还给黄维扬来了一封信,是关于李世民的,黄明远希望儿子若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留李世民一命。

黄维扬知道,父亲对于李世民是有感情的,否则不会有这封信。

他有些唏嘘,不知道李世民能否感受到父亲的情谊。

就在这时,巴州来报,巴通五州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