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黄李对决(六)(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669 字 2023-03-15

还是小看了李世民,让李世民给逃了。若是他提前派出骑兵,从外围对唐军大营进行包围,结果或许不一样。

而现在犯的错误,来日或许要花费十倍的代价,才有可能弥补啊。

黄明辽立刻下令,巴彦和全旭,绕道龙泉山以西,攻打绵竹,同时骚扰成都腹地,让军队出现在成都城下。

黄明辽不相信李世民淡定,成都之人也跟他一般淡定。

同时黄明辽又下令全军出击,包围万安城,日夜不停地攻击,不给李世民一丁点的喘息之机。

万安城只是一个小城,本身并没有多强的守御力。

眼看明军的投石器、砲车齐飞,石弹、弓箭跟下雨一般,李世民当即便决定再次撤退,退到白马关上。

白马关地形险峻,又和鹿头关互为犄角。

靠着地形优势,撤退到白马、鹿头二关的李世民,这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但很快,他便发现,鹿头关以西的地区,出现了大批的明军骑兵。

李世民立刻明白,这些明军骑兵,是绕道绵竹而来的。而目的,则是成都。

对于李世民来说,守住白马关并没有什么意义。无非是多阻挡黄明辽一段时间,可是这一切并不会影响整个战局。

李世民手中的本钱就这支部队,等军队消耗光了,也就是覆灭的时候了。

可是不守白马关,回援成都,很明显也不现实。之前的突围已经证明了,没有骑兵掩护,在明军骑兵面前,唐军的部队在野战之中就是砧板上的肉。

看着局势,李世民陷入到无尽的忧愁之中。

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似乎老天爷嫌李世民遭遇的磨难不够大,非得要再磨砺他一番不可。

就在李世民撤退至白马关之后的第二日,有消息从巴东而来,巫山兵败,巴东防线告破。

秦武通虽然在白帝城投降了大明,终归还是顾念昔日李世民对他的恩义,在投降之前,派人前往成都送信,将巴东的局势告知李世民。

信使折腾了十多日,历经千辛万苦,才把信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当时李世民正在议事,看到信之后,李世民便摒退了所有人,一个人默默消化着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李世民这些日子,其实一直都在担心巴东的局势,担心侯君集撑不住局面,导致整个巴东防线崩盘。可是当巴东兵败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反而有些释然了。

巴东的失陷,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虽然唐军是据险而守,但无论是兵力、后勤、训练、组织都远不如明军,就是兵败,也是应有之事。

李世民觉得自己之前一直心存侥幸,现在泡沫被戳破,反倒是顺理成章了。

大势不在我,不管怎么折腾,都是徒劳啊。

有那么一瞬间,李世民真的感到绝望。

不过李世民这个人,具备成为枭雄全部的品质,心狠,腹黑,果决,坚毅。

所以李世民虽然感受到绝望,却不准备放弃。他从黄明远身上,学了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高傲,绝不低头,哪怕对面是自己的师傅。

李世民放下秦武通的信,默默地盘算着手中的力量。虽然他并未丧失信心,可是自信不是自负,双方的战斗,归根到底还是实力的比拼。

李世民很清楚,巴东一丢,明军逆江而上,南浦州、临州、渝州、涪州等地兵力加起来不到万人,想必是守不住了,甚至巴蜀中部的果州、蓬州、渠州等地,可能也要失陷。

接下来能用的兵力,将会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