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黄李对决(二)(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482 字 2023-03-15

可很快,就有人解释了这个问题。

就在独孤彦云占领昌隆之后的第二日,斥候传来消息,明军骑兵沿着涪江河谷直逼昌隆而来,离昌隆不到二十里。

独孤彦云麾下都是骑兵,自不能打守城战,于是便全军齐出,在城西列阵。昌隆县城东靠大山,西临涪江,只有涪江对岸地势开阔,便于骑兵一战。

等明军越过桃花山口,就见大批的唐军严阵以待。

大战一触即发。

明军骑兵和关陇骑兵是骑兵发展的两个分支。

在黄明远之前,骑兵更强调个人的骑术和战斗力,是“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讲究冲击力和爆发力。后世都认为草原骑兵最精锐,其实骑着河湟马的凉州骑兵,才是最能打的军队。骑兵作战一般是分散开来,以较为稀疏的队形进行冲击,相互之间,拉开作战空间。

而明军骑兵,则更讲究严密的组织和钢铁一般的纪律,其墙式冲锋,最大限度的弥补了士兵的骑术能力的不足,所以黄明远可以用矮小的蒙古马组织起这么大规模的骑兵。

李世民在明军内部待了很久,深习明军骑兵的战术规则。他其实也认为老师是对的,只有如此发展,才能使骑兵完成规模化,否则哪里找那么多好的骑手。

不过玄甲军数量不多,且都是他从老兵中挑选出来的。这些老兵多来自于关中、关西,擅长骑射,战斗力极强。

李世民担心墙式冲锋削弱了这些老兵的单兵战斗力,因此虽然也如明军一般进行组织、训练,加强纪律性管理,但仍求强调了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最终跟明军骑兵还是有所不同。

很快,双方的战斗打响。

独孤彦云眼看明军远道而来,不等对方立住阵脚,便下令全军出击。

他将骑兵一分为三,左右两翼前出,攻击明军骑兵的侧面,而他则亲率主力骑兵,从中间打开缺口。

此时唐军骑兵的数量是略逊于明军的,可独孤彦云对玄甲骑极为有信心,因此并不在意。

眼看唐军杀来,全旭也是不慌不忙,虽然他已经来不及列阵。

全旭手下三个营的骑兵,差不多三千多人。他命令旗手摇动大旗,最前面的四十五营立刻以团为单位,横成一列,然后慢慢加速。紧接着其余各旅各团,皆是如此,跟着最前面一团的身后,列成队列。

几乎是转瞬之间,四十八营的千余骑兵,已经横成了八九列的纵队,相互之间,极为紧凑,左右之间甚至不怎么留缝隙。

因为队形紧密,众人的速度也不快,主要还是保持队形。

此时离着对面的唐军只有不到二三百步的距离,第一排的骑兵才开始脱离大队,平举长矛,进行加速,而他们身后的骑兵,也依次有序进行加速,前后排开始保持一定的距离。

很快,双方的骑兵就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