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树倒猢狲散(上)(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575 字 2023-03-15

眼看穷途末路,李治龙再也没有那份硬气,最终打起了白旗,率四千多残部,向明军投降。

李治龙部的投降,标志着唐军在巴东地区最后一支部队的覆灭,至此,李唐的东大门夔州,完完整整地落到了明军的手中。

黄维扬在战后一路驱兵进军,很快赶到云安县城。

此时听闻陈景宗的消息也是喜出望外,他还以为因为道路不通,导致了陈景宗失期,没想到陈景宗连克临州、南浦州,超额完成了任务。

此时整条长江,直到丰都,已经完全为明军所控。

黄维扬下令张长逊所部水师,连同左御卫军主力,全军登船,兵发渝州、泸州,务必在李唐反应过来之前,截断长江,从南面完成对李唐的包围。

数万人马,兵发急进。整个长江之上,浩浩荡荡,尽是“明”字战旗,颇为壮观。

而与此同时,黄维扬又令三军,趁着李世民主力与大明北路军僵持之际,全面出击,攻取巴蜀诸地。

全军一分为四,王辩率领左骁卫从云安攻打开州;黄明信率领右骁卫清剿残贼,经营巴东地区,而黄维扬则率领余部,从渠州向西,直捣成都。

黄维扬这一路,按照预计,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唐军主力,但沿途多州县,就是有一半投降的,剩下的一半也并不好攻打。

不过出乎黄维扬的预料,他刚到梁山,西面的渠州刺史赵孝伦便献上了降表,向明军投降。

渠州属于通州总管李孝恭治下,但李孝恭为支援其弟李瑊,兵力都集中在北面,作为腹地的渠州,根本没多少兵力。

赵孝伦就是想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眼看明军大军压境,赵孝伦对李唐也没那么多忠诚,保全自身最为重要,索性便直接降了。

赵孝伦的投降,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给周边的州县做了一个良好示范。

树倒猢狲散,自个顾自个,谁还不使出浑身解数,为了保命而努力了。

先是果州刺史李士衡降,接着阆州总管萧寿以阆州、蓬州降。

萧寿是萧造的侄儿,跟着萧造,也做到一州总管的高职。萧造是李渊制衡关陇世家的一柄利器,生前官居太尉,所以李渊对其也算比较信重。

萧寿正好沾了这个光,又曾做过李渊大丞相府的掾属,算是亲信,所以才能成为一地总管,掌握兵权。

不过萧家人是不会感恩李渊的,毕竟当初杨广对他们这么好,还不是说反就反。

很明显,现在的大明远比李唐有投资价值。

黄维扬在江都时,萧家为了巴结他,给他送了一个萧氏女为侍妾。为了江南的稳定,黄明远和黄维扬都承认了此女的身份。

在萧寿看来,萧家女子,就是做皇后亦是理所当然,等黄维扬做了天子,他们萧家,还是外戚。

于是萧寿果断选择了投降,将阆州、蓬州这个巴蜀的腹心之地,献给了明军。

萧寿手中拥兵七千余人,算是巴中地区最大的一支军队,本来是作为剑州和巴州预备队的,现在预备没用上,全让萧寿交给明军了。

萧寿一降,整个川东之地,就只剩下巴州、通州两个孤零零的总管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