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喋血阳安关(八)(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688 字 2023-03-15

而随着柴绍部的覆灭,整个川北防线,实际上已经完全破碎。

大明北路军的进击,已经没有多大的悬念了。

战后,黄明辽视察战场,踏着血水,一步一惊。

待见到柴绍的尸体,只见他浑身创伤,几无一块好地方,最后也不得不赞叹道:“真男儿汉也!”让人将其礼葬。

······

阳安关一战,明军歼敌两万余人,打了入川第一个打胜仗。

不过战后统计,明军也伤亡惨重,尤其是右靖卫的四十六军、四十八军,几乎已经打残。

短期内,很难恢复战斗力了。

虽然军情如火急,但整个明军在阳安关一战中打得筋疲力竭。为了保障军队的战斗力,黄明辽不得不下令三军修整三日,然后再前进。

不过为了防止唐军在利州重新构建防线,黄明辽乃下令陈聚率领右武卫两营骑兵,沿着金牛道南下,骚扰唐军,打乱唐军的防御布置,为主力的南下争取时间。

陈聚也是将此仗当作游击战打,因此轻兵而出,多布斥候,而他本人更是小心翼翼,稳扎稳打,唯恐冒进,遭遇唐军的埋伏,阴沟里翻船。

可出人意料的是,陈聚一路向南,所部一直到了绵谷县(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十多里,仍未发现唐军的动向。

绵谷县是利州(义城郡)的治所,地势险峻,交通便利,乃是整个川北的核心要地,兵家必争之处。

根据之前的情报,此地由李神通镇守,可是有上万唐军主力的。

而在黄明辽的原计划中,要在绵谷跟唐军完成一场拉锯战,才能有入川的机会。

如此要地,没有唐军出现,可谓是极大的反常之事。经验丰富的陈聚也担心有诈,不敢再向前,只派出数十骑往绵谷县城方向侦察。

而陈聚本人,更是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

陈聚派出的这些骑兵既是斥候,也是诱饵。在陈聚看来,若是唐军有埋伏,必然不会放过吞掉这数十骑的好机会。

刚下过雨,路面比较泥泞。可这些斥候一路疾驰,不敢作丝毫停留,向前几乎杀到了绵谷县城的外墙了。

众人小心翼翼,观察着周围。

可即使如此,别说埋伏了,连唐军的一兵一卒都没见。

这支斥候队也懵了,唐军到底在哪?

大着胆子的明军上前询问周边百姓,这才得知,之前屯于绵谷的唐军,前两日早就撤走了,城中根本没有唐军一兵一卒。

明军的斥候根本不敢信。这群人只当周边百姓骗他们,绵谷要地,唐军怎么可能不战而逃。

最后还是领头的一个旅帅胆大,带着几个人来到城门前。

此时城门紧闭,这人便假装是明军的使者,在门前叫门。

刚开始没有什么回应。

这旅帅等了一会,有些急躁,便要离开。就在这时,绵谷县城的大门打开,从中出来一些未着官袍的人。

这些人皆是绵谷县内的世家大族,都是向明军投降的。

至此,众人才敢相信,绵谷的唐军,是真的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