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权领七州(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541 字 2023-03-15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是关键。

荆襄一战的诸部,除了左威卫将防线交给右骁卫,换防至涿郡;左靖卫移防至太原,左领卫返回江都之外,其余诸军,皆留在了荆襄,做入川前的准备。

其中左侯卫军(武骧)继续驻防南阳;左骁卫军(控鹤)驻防夷陵;右骁卫军(骁骑)驻防巴东县;右领卫军(神策)驻防长沙。再加上水军和郡兵,驻军人数接近二十万。

下一场大战,就是彻底的灭国之战了。

荆襄之地,极为广袤,北至南阳,南到五岭,加起来有二十多个郡。除了之前的宛州,剩下的萧铣地盘,被黄明远分设为两州。

北面为荆州,治南郡江陵县,辖江夏郡、蕲春郡、永安郡、安陆郡、沔阳郡、竟陵郡、南郡、夷陵郡、澧阳郡,原青州布政使陆士季调任巡抚,李庆阳为都督。

南面为湘州,治长沙郡长沙县,辖长沙郡、邵阳郡(长沙郡析出)、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衡山郡、沅陵郡,原幽州都督张季珣调任巡抚,裴镇安为都督。

两地算是跟历史上的湖南、湖北分治一般。

而荆南多蛮民,这个时代也算是不怎么开化之地。张季珣除了担任巡抚,还兼任荆蛮宣抚使一职,管理民族事务,有点类似于两汉的护羌校尉。

新设的二州,仍暂时归江南行台暂领,与此同时,北面的宛州也归入江南行台。至此整个江南行台领扬州、吴州、越州、江州、宛州、荆州、湘州七州五十三郡一个招抚讨捕司。

这相当于将大隋三分之一的军队和地盘都交到黄维扬手中。而且还意味着之后的伐蜀入川,还是黄维扬作统帅。

黄明远对长子的偏爱,直到这时,才彻彻底底地暴露于人前。

整个朝中重臣对此都感到震动和诧异,甚至有些惊慌。

就连李子孝在私底下都建议黄明远,出于保护黄维扬的目的,可稍减其权,以防为人攻讦。

只是黄明远根本不听。

以黄明远的威望,就是原地退位,黄维扬当了天子也无法撼动。既然如此,还不如尽可能地多给儿子权利,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有侧重地培养他。

朱元璋难道担心朱标权重。

朱标从二十二岁起,朱元璋便下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朱标的权利相当于总理大臣,也没出现什么动乱。

就连朱棣这么讨厌朱高炽,不还是多次让其监国。

黄维扬得到此命令后,先是震惊,接着便是感动。他知道父亲是因为自己之前对丰州一系影响不足,才会不遗余力地加重自己的地位。

当然,这些在他心中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最高兴的,也是最满足的,便是父亲“从未疑他”。

自黄维扬到达江陵之后,便将江南行台改设在江陵城。江都太远,无法实时监视到巴蜀的情况,做出最迅速的反应。而且黄维扬亲自屯驻江陵,也能更好地宣抚荆襄一地的百姓。

江南之事,其实他做的并不好,以至于多生其乱。这一次,黄维扬准备在荆襄重整旗鼓,至少,也得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入川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