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守株缘木(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588 字 2023-03-15

这时四面八方都是军队,如潮水一般向唐军涌来。

当日黄维扬下令对汉阳城围而不打,其实有围点打援的意图在。可惜李长卿这个老小子,贪生怕死,眼看汉阳城被围,竟根本不救,自顾往安陆逃去。

而与此同时,李大亮也没有死战的决心,脚底板抹油,在隋军合围汉阳之前,竟然跑了。

隋军这一次,失了猎物,还跑了诱饵,算两头没落着。

黄维扬于是让苏烈率左卫率营去追逃往安陆的李长卿,又准备去追已经逃走的李大亮。

隋军从唐军留下的踪迹发现唐军是往湖区内部逃走,这时有部将想跟着追过去,但为黄维扬给拒绝。

黄维扬的理由也很充分。

“湖区地形复杂,滩涂、沼泽极多,一旦进入,很容易便晕头转向。更兼湖区内多丛林、芦苇,便于隐藏,一旦我军贸然进入,极易遭到唐军的伏击。”

“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唐军就像兔子一般,安然逃脱。”

黄维扬摇摇头,指着地图说道:“不管唐军怎么逃,他们不可能在湖区待一辈子,其目的定然还是撤往江陵城。从汉阳到江陵,走长江有千里之遥,就是走直线横穿云梦泽,也得四百多里。唐军缺少船只,必然只能走陆路。而从汉阳到江陵的陆路,不管怎么走,有两个点绕不过,北面的沔阳,和南面的监利。”

诸将听得大喜,立刻问道:“元帅是准备在此二城待敌?”

黄维扬摇头道:“不是二城,而是沔阳一地。”

“唐军为何不走监利?”

“监利在南,之前开复大闹巴陵,逼得李世民绕湖逃脱。而监利城就在巴陵身侧,谁敢保证,开复没有占领监利。”

众将了然。

于是黄维扬命程名振率领右卫率营从汉水逆流而上,赶往沔阳城。

对于苏烈和程名振,黄维扬总是要么都用,要么都不用,尽量保证不偏不倚。

虽然汉阳到沔阳,走水路也不近,但程名振一行走了快三天,赶在唐军到达之前占领了几乎不设防的沔阳城。

这时程名振认为可装作沔阳未下的样子,仍竖唐军旗帜,诱李大亮入城,可惜一朝有失,忘了草市这个细节,为李大亮识破此计。

不过右卫率营有三个营早在之前便三面布防,藏于各地,待号角声起之后,便将这数千唐军给包围。

在黄维扬看来,李大亮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无论是汉阳布防还是汉阳突围,都颇具智谋,之所以落败,不过是时运不济而已。

因此黄维扬便有心收降此人。

程名振将唐军团团包围,但并没有动杀机,而是命人前往李大亮军中劝降。

程名振是使者叫张弼,参加过杨玄感之变。李大亮在庞玉部时,一次为叛军击败,包括李大亮在内许多人被俘虏。张弼见到李大亮,觉得其是个人才。于是张弼把与李大亮一起俘获的一百多人全部就地斩杀,而唯独留下李大亮不杀。在与李大亮长谈之后,两人成为至交,张弼遂放了李大亮。

所以张弼是李大亮的救命恩人。

眼看张弼前来,李大亮也百感交集,李家于他,不过是打工关系,并无多少恩义,李大亮能打到现在,不欠李家半分,遂率领残兵,向隋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