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稳住局势(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552 字 2023-03-15

一员老将,五千人马,足以应付隋军的援兵,至少是能撑到主力回援。

其实若是守城,当然可以,但张闻节这一次却是追击周绍则的残部。他从江夏一路向东,到了武昌,发现是座空城,于是又不停歇,继续追击。

张闻节的能力或许不错,当年征讨獠人时也多有战功,但毕竟十多年不领兵打仗,归顺李孝恭之后,也没经历过几场真正的战争,所以有些失了警惕心。

从西陵北面寇城,是一道狭长的区域,被铁山和白瑽山、花马湖所环夹,才能通到城头。

张闻节进击至西陵,没有提前侦察,便一头便扎入了隋军的伏击圈。

隋军守军佯装不敌,退守城中,张闻节打得更有精神了。

这时麦孟才奉命沿着西塞山的西麓出击,绕道至唐军的身后,对张闻节部发起猛烈的攻击。

张闻节瞬间便为这股攻击给打懵了,立刻下令撤退。

这时陈克敌也从花马湖北的西塞山杀出,断了唐军的归路。

张闻节虽老,但的确是个勇将,带着残部,奋勇当先,几次冲击隋军的防线,皆没有成功。

其部被隋军困在铁山和白瑽山一天一夜,全军辎重、物资全失,士兵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张闻节无奈,只得率部分散突围,命部下攀铁山返回江夏。

可惜张闻节运气实在不好,大冬天的,却正好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人马俱不得前进。

于是溃败的唐军开始大批大批地向隋军投降。

而张闻节在次日夜里,突围至碧石渡时,遭遇隋军散兵部队。张闻节拼死不能破阵,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西陵一战,张闻节所部大败,残部逃回武昌的,不过千余人。

陈克敌通过审问俘虏得知,李世民返回了江陵,留下的主将李孝恭也北上攻打永安郡了,他看着地图,顿时有了突袭江夏的想法。

诸将被陈克敌的想法完全镇住了。

此时的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十二月的天气,本就清冷的很,而这雨落在人身上,冰肌入骨,凉透人心。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已经进了腊月,还会下这么大的雨?可是这么冷的天冒雨前进,怕是会死人的。

麦孟才建议,可令诸军乘船前往江夏,也可躲避风雨,但为陈克敌拒绝。

这时间,走水路当然舒服,但同时暴露的危险也大大增加。李孝恭乃是宿将,虽然年轻,也多领方面之任,必然会防备江上来袭的军队。

从江夏往东,本就有沿江哨所布防,一旦隋军水师突入,必然会为唐军哨探发现。

而隋军远道突袭,打得就是一个突然,若是唐军严阵以待,隋军在没有攻城器械的辅助下,想破城成功,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走陆路,从西陵到江夏,本就多湖泊、山岭,而唐军此时也只是占领了一个江夏城。江夏城在江夏郡最北面,整个江夏大部其实并不在唐军手中。

隋军这时突袭,打一个时间差,可以在唐军反应过来之前,穿插到江夏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