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风雨不止(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547 字 2023-03-15

所以不少人都以为窦抗已经任命,安分守己地归附新朝了。

不过窦家不是只有一个窦抗,其他人也未必赞同窦抗的想法。比如窦抗的儿子窦衍,就觉得父亲的做法太消极了。本来窦家在新朝就弱势,若再缩在墙角,避开众人,那怎么会有人注意,

这样用不了两代人,窦家就会没落成一个小家族。

以往那些没落的世家大族,都是从没有人注意开始的。

所以窦衍在信都却是积极与人交流,频繁参与各种聚会、活动,广交朋友,积攒人脉,因此颇引人注目。

窦抗几次教训窦衍,都没有用。

实际上自窦家投降大隋之后,窦抗在族内的威望就降到最低了。

因为圈子的原因,窦衍所交际的人群,多是大隋旧臣,以及一些关陇世家之人。在这群人里,窦衍可以借着家族的地位,充当领军人物。

破船也有三斤铁,窦家的实力从不容小觑。

窦衍需要借着各家的力量,在信都这个新舞台上站稳,其他一些家族也希望依靠窦家,大树底下好乘凉,本是各取所需的事。

但亦有一些人,同窦抗一样,心有不甘。

而且这群人并不像窦抗那样蛰伏待机,而是早早得便开始了串联。而窦衍这个窦家的重要人物,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动地加入到这个组织之中。

这小团体中,包括耿公王士隆、民部侍郎独孤机、秘书丞崔德本、银青光禄大夫独孤武都、郎中宇文儒童、殿中丞豆卢达、长平郡太守孙师孝、虞部郎中杨恭慎、虎贲郎将刘孝元、银青光禄大夫李俭、驿传总署少卿崔孝仁、符玺郎杨缄等。

黄明远的新朝廷以自己的核心旧部为主,但毕竟还挂着大隋的旗帜,所以朝廷内的大隋旧臣并不少。

而窦衍参与的这个小团体,基本上都是大隋的死忠者。

或者说新朝的失意者。

其实这也正常,每个王朝覆灭之时,都有一群殉国者。无所谓是对错,而是是不是既得利益者或失去利益者。

随着黄明远的崛起,身边一大堆人鸡犬升天。可位置就那么多,有人上就要有人下。那些下的人,集合在一起,谋求推翻黄明远,倒也属正常。

窦衍刚开始加入到这个组织之中,并不清楚,而后来知晓后,便陷的越来越深,已经出不来了。

窦衍心中惊惧,却又不敢告诉其父。

后来银青光禄大夫独孤武都因为私自募兵被拱卫亲军府给抓了,窦抗更害怕了。他知道独孤武都是这群人中的领袖人物,现在被抓,谁知道会不会因此而将所有人都供出来。

在信都一段时间,窦衍也听说了拱卫亲军司的厉害,一旦被抓了进去,就没听说谁能熬过的。

窦衍不觉得独孤武都的骨头有这么硬。

对于窦衍来说,这事太大了,大到他撑不住了。

窦衍没了办法,只得去找父亲窦抗,将一切全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