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愿者上钩(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3933 字 2021-10-24

若是选择交还兵权,还有他什么事。这次交了兵权,下次不知道啥时候还会再有。虽然是他吓退的李密,但只有掌握兵权,才能掌握话语权。

于是段达直接下令,尽起三军,追击瓦岗盗匪。

这时在段达军中监军的检校民部尚书韦津有些担心此事是李密的规矩,建议段达可先派人查探情况,再决定是否出兵。

但此事为段达所拒绝。

夜长梦多,谁知道越王和东都小朝廷会不会见好就收。

“韦尚书莫忧,今贼胆已丧,正是我军破敌的好机会。若是让瓦岗逆贼逃脱,则再想找这样的良机就难了。这群贼匪最擅肆虐各地,袭扰诸县,宜速破之。”

韦津听后,也只得同意。

韦津是个文官,虽是监军,但在军事上并没有多大话语权。这时代的监军还没到宋朝以后那样权重。监军监的是主将的忠诚和战斗的真实性,无权插手具体指挥。

段达斗志昂扬,引兵出城,其麾下诸将高毗、刘长林等人没有一个劝阻的。段达的想法和他们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七万隋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往东而去,仿佛须臾之间,就能尽破贼匪。然而段达不清楚的是,他在算计李密,李密也在算计他。

李密撤军,也给了段达两个选择。他很清楚段达会做什么样选择。

段达依靠坚城,以逸待劳,若是双方在洛阳城外大战,对方可以随时得到洛阳城内的支援。且双方兵力相差悬殊,魏军胜之不易。

但他选择主动撤退,只要段达心中有其它念头,必然会选择点兵追击。只要段达离开洛阳城,战场的主动权便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

从洛阳往东,地形复杂,有河沟、山涧,魏军可以随时随地伏击对方。

不出意外,魏军东逃,段达率军急追,终于在偃师城西面中了李密的埋伏。

李密军队数量不如段达,因此李密很清楚,要速破其中军,摧毁段达的指挥中心,才能破敌。

于是李密将军队分成八部,设八面埋伏之计,又作疑兵之计,将三万人的军队伪装的跟三十万人一般。

等到段达所部进入埋伏圈,李密下令各部分从数个方向杀出,一齐猛攻段达中军。

段达所部措不及防,被魏军打得晕头转向。段达指挥能力较之李密差了许多,这个时候,根本无力约束部队,组织抵抗。

而且段达所部虽然号称七万,但实际数量不过四五万人,且各部统属混乱,很多军队段达连主将、副将是谁都分不清,赶鸭子上架,如何能指挥好部队。

很快隋军大败,各部溃乱,段达和高毗等人也狼狈而逃。等到段达等人逃回洛阳城中,七万大军只剩下一万多人,且军心低落,胆气大丧。

李密遂趁机再次攻打回洛仓、偃师、金墉城等地,准备彻底扫清洛阳城的外围屏障。

《天下安康》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