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兵进疏勒(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3665 字 2021-10-24

大业十一年三月,黄明辽以疏勒国“被弃大隋,私通突厥,藏逆叛贼,不尊王化”为名,令秦琼率兵五千,出击疏勒国。

疏勒王阿弥厥大惊,他已经写信给黄明辽解释了,大隋爸爸还是出兵,真是要命了。

隋军一路长驱直入,直逼疏勒国都城。

这时国中亲突厥的将领,马上向西突厥爸爸求援。

远在千泉(今吉尔吉斯北部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库腊加特河上游一带)的射匮可汗也很关注此事。于阗国太远,喝盘陀和朱俱波又太小,疏勒国算是他们唯一一个可制衡大隋的棋子,万万不容有失。

射匮可汗自勃达岭罢兵之后,便将可汗牙帐设在了千泉。千泉在热海西面,又名屏聿,因泉眼上千得名,本是西突厥可汗避暑地。此地土地肥沃,河水润泽,枝叶茂盛,是处盛地。

射匮可汗命大将乌卜素为大将,率领一个万骑支援疏勒。当然因为之前与大隋有临时约定,他也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勒重启战段,于是便命乌卜素撤去突厥旗号,只称疏勒国兵,以为掩耳盗铃。

不过西突厥出兵救援疏勒国的消息根本瞒不住隋军,就如隋军出兵疏勒的消息瞒不住西突厥一般。

为了支援秦琼,黄明诚立刻屯兵勃达城,做出威胁热海的样子。

射匮可汗果然担心隋军调虎离山,所以除了乌卜素一部外,也不敢再调动另外的兵马。

秦琼率军深入疏勒境内,他很清楚,攻灭疏勒的关键不在于击败疏勒国兵,而在于击败西突厥的援兵。疏勒国人以西突厥援兵为依仗,只要击败西突厥援兵,则疏勒国上下必将士气大丧,这仗也就胜了一多半。

于是秦琼到了疏勒城北,突然掉头往西北方向的北疏勒山口(今新疆吐尔尕特山口)而去,此地是从热海赶往疏勒的必经之地。西突厥援军要想最快赶往疏勒,必从这里走,否则就得绕道葱岭,那可远了去了。

果不出秦琼所料,秦琼在北疏勒山口设伏不久,乌卜素率领所部便赶来了。射匮可汗担心疏勒国守不住,不断派人催促乌卜素,令其加快速度。乌卜素没有办法,只得昼夜兼程,所部疲惫不堪。

于是其部进入山口之中,在快要走出山口之时,突然听到一阵地动山摇,接着便有在两侧山上以逸待劳的隋军突然杀出。两山之上,滚木礌石更是不要命地砸了下来。

谷中的突厥军队被各处的巨石截成数截,而谷口道路更是已被木石塞满了,彻底断了逃跑的归路。

乌卜素望着两侧的悬崖峭壁和突然杀出的隋军,大吃一惊。慌张之下,急命军队撤退,但哪里还能撤退。

这是山上的鼓声响起,尽是用弓弩朝着下面的突厥骑兵射去。这些马上的突厥骑兵,皆成了隋军的活靶子。

乌卜素及麾下五千人马,俱被射杀于山口之中,只有数百骑的后军狼狈逃出。

《天下安康》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