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平定焉耆(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3808 字 2021-10-24

李节觉得,这些西域小国传承数百年,占尽人心,当初北魏灭掉焉耆,还是让焉耆王室复国。若是真灭亡了焉耆,往后怕是要陷入没完没了的叛乱之中。

但黄明辽却是觉得,现在麻烦一些,总胜过以后麻烦。

“李长史若是担心焉耆国人成为隐患,大不了我屠灭焉耆,总不会再有人反叛了吧。”

李节无话。

于是黄明辽决定灭亡焉耆,设立郡县。

黄明辽先是下令秦琼占领焉耆国全境,并以令龙突骑前往轮台请罪的名义带走其国主,然后对焉耆国境内进行清洗。

凡心向西突厥,或者是忠于王室的,尽被清洗。

黄明辽于是下令将焉耆国分为员渠(即焉耆都城)、尉黎、危须(今新疆和硕县境)三县,并置焉耆军镇,以秦琼镇之。同时分设于术、张三城、铁门关等镇。

焉耆国中,果然反抗激烈。龙氏统治焉耆数百年,影响已经深入到整个焉耆国的一草一木。

于是焉耆一地,烽烟四起,到处都是造反复国之辈。

黄明辽乃命秦琼强力压之。

柳驴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据城造反,秦琼率部攻破之后,屠城筑京观,于是焉耆之地民众畏惧,虽心向龙氏,但再无人敢造反。

焉耆毕竟小国,人数不多,面对隋朝大军,也翻不起大浪来,于是焉耆之地乃平。

秦琼又奉命继续向西攻破龟兹国的乌垒城(今新疆巴州轮台县境内),复置乌垒县,又设立乌垒镇。

乌垒之地,隶属于龟兹,其地人口虽少,但处在西域的中心位置,西域都护府治所还在此地设置过。秦琼占据此地,离着三弥山不过三百里,随时可以威胁到西突厥牙帐。

同时占据乌垒,将隋军在天山以南的战线推进至西域腹地,依靠图伦碛,虽然战线前移,但防御难度反而大幅下降,只要以乌垒一点,便可阻挡西突厥全军。

为了进一步威胁到西突厥的腹地,黄明远又命契苾部前出鹰娑川,返回祖地。

鹰娑川,也就叫应娑,为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所立小可汗驻地。泥撅处罗可汗居无恒处,然多在乌孙故地,于是为了方便统治,复立二小可汗,分统所部。一在石国北,以制诸胡国。一居龟兹北,其地名应娑。

后来鹰娑川在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东逃后为铁勒契苾部所占据,只是契苾部也没能守住此地。

鹰娑川就是后来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之中的一个小盆地,其在三弥山以东北,土地肥沃,牧草丰美,地理位置优越。占据了此地,便能从侧翼威胁到三弥山,而且从鹰娑川往南,便是乌垒州。两地一在三弥山东北,一在三弥山东南,像两支大钳子一般,钳制住西突厥。

《天下安康》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