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潼关相持(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3961 字 2021-10-24

齐洛自任弘农,便加强武备,征召兵马。弘农地处山区,民风彪悍,武勇难挡。齐洛手中虽只有六千人马,但却是一股生力军。

听闻唐军东来,起来也引兵向西支援。

双方在南关上激战,不分胜负,齐洛也趁机收拢南关的残兵。

这时刘文静又派遣部队前来支援,齐洛见状不敌,为防止为敌合围,于是率部和南关残兵,赶往北关。

刘文静本来兵少,但李渊实在放心不下潼关。先是命李神通的部将史万宝也赶来支援,又命新附的盛彦师所部受刘文静节制,刘文静部下也有数万人,这才有实力大举东进。

齐洛退守北关,手中兵力加上守军,也有近万人。刘文静虽然兵多,但一时也攻不下来。

到了第二日,急着救援关中的屈突通也从阌乡县(治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南)赶来,接手了北关。

为了渡河,屈突通不得不向下绕道阌乡,才从东面到达潼关。因此耽误了时间,也丢了南关。

此时隋军和唐军,各占据一半的潼关,相互对峙。

屈突通擅守,常在潼关经营的他,远比刘文静更占据地势。刘文静很清楚双方优劣,因此也不攻击北关,而是命人在北关以西扎下大营,与屈突通相持。

王长谐等人不解。

刘文静说道:“隋军擅守,且我军与隋军兵力大体相同。此时攻打北关,则是以卵击石。当前在潼关相持与在河东相持大为不同,我军与隋军在河东相持,屈突通不急,能够拖住我军就是成功;但在这里,我军身后就是永丰仓,有的是粮食吃,屈突通却失了粮草支援,当前东都根本顾不上他。而且屈突通担心的是我军趁势攻下长安,所以,双方相持,屈突通比我军更焦急。”

刘文静手中多骑兵,他准备逼着屈突通与他决战。一但屈突通离开了潼关,便是他的机会。

于是刘文静便耐下性子,与屈突通在在潼关相持了半个多月。

期间屈突通也有过数次试探性地攻击,但不善野战的屈突通离开了城池威力大减,刘文静又不与他战,屈突通到最后也没能向西移动一步。

日子一天天过去,屈突通粮食眼看就要耗尽,而且长安到潼关已经断绝了消息。屈突通忧心潼关之事,心急如焚,根本坐不住。

“我军必须主动出击,救援长安!”

屈突通再无旁的办法。

这时齐洛劝道:“屈突将军,对面唐军这些日子,避战不攻,等的便是我军主动出击,好以逸待劳。我军骑兵数量远比对方要少,一旦进行野战,于我不利。”

“长治(齐洛字),非我欲战,而是不得不战,长安不能丢啊。”

在此关键时刻,屈突通对于能够支援潼关的齐洛很是感激。而且当初征讨杨玄感叛乱之时,齐洛跟着黄明远身边,他与齐洛也熟识,因此这次在潼关迎敌,他对齐洛很是礼敬。

“现在长安危在旦夕,我若再停在此处,一旦长安失守,关中失陷,则李渊逆贼必成大祸,再难制矣。故野战虽是弄险,但必奋力一搏。”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齐洛也知道当前形势如此,便不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