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风起八方(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4174 字 2021-10-24

自大业六年以来,张须陀所部如救火队长一般,转战南北,伤亡惨重,将士早已疲惫不堪。更兼齐郡本就是四战之地,盗匪云集,齐郡官兵希望守卫家乡,而不是四处征战,因此人心动荡不安。

击败翟让的北上之后,张须陀决定修养一段时间,可谁曾想,现在战事又起。

“明府,现在是夏收时节,众将士都一心扑在夏收上。你也知道,将士们四处转战,已经好几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召集士兵,不是让士兵们寒心吗?”

贾务本总是认为张须陀太实在了,哪有光干活,不喊苦的。

张须陀脸色更加难看,最后才说道:“终是我张须陀对不起诸位将士,可朝廷的命令,不得不从,盗贼,不得不剿啊。”

贾务本一时无言。

贾务本和张须陀在一起二十多年,他很清楚这个老朋友,忠诚的近乎迂腐,他根本劝不动。

果然如贾务本所说的,张须陀将部下召集起来之后,众人皆是沸反盈天。说好了要让众人在家待上半年,可现在倒好,还没半个月,又要走了,这算什么事。

张须陀爱兵如子,士兵们都很爱戴他,可再是如此,也不能这样啊。

一众士兵纷纷质问张须陀为何东进北海。

张须陀苦口婆心地劝着众人道:“今盗贼丛生,我等征讨盗匪,便是保卫家乡。”

有士兵便说道:“我等的家乡齐郡,早就被盗匪肆虐的不成样子了,那里还有家乡。张明府可怜各地百姓,为何不能可怜齐郡百姓。”

张须陀被问得哑口无言。

······

尽快士兵有极大地怨言和不满,但最后还是出征了。张须陀向众人保证,战后必定让大家修整,同时向朝廷讨赏,众人这才同意出兵。

其实齐郡的将士不愿意出征,不仅仅是留恋家乡,而是没什么收获。

张须陀军纪严明,不许掳掠,众人也得不了什么钱财,至于朝廷,早就没有什么封赏。到现在,连句人话都不说了。

这年头,当兵又不是为了信仰,没钱没粮还要卖命,真当这些士兵都是子弟兵吗?若不是张须陀苦苦维持,这支部队早就散了。

张须陀忧心忡忡地踏上了向东的路,而一众士兵,也作别家乡,挥泪向东。这些人中,唯一一个高兴的,怕是也只有罗士信了。

他不在乎赏赐,也不在乎官职,只要能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便是。

张须陀所部约一万五千人,除了三千人留守历城,其余尽皆随他出征。

张须陀的主力叫作“八风营”,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吕氏春秋》有言:“八风者,盖风以应四时,起于八方,而性亦八变。”医学中有八风穴,而佛经中更是指外人对某人的八种态度。

但不管如何解释,这八风之名,着实让人奇怪。

张须陀性子沉闷,不擅长与人交流,当年碰到黄明远这个晋王身边的红人都不知道讨好,反而差点得罪了,可知他情商之差。

有些东西或许他不是不懂,但就是不愿意去做,譬如结好权贵。

或许这“八风”二字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吧,来世“风起之时,性亦八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