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水遁突围(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4077 字 2021-12-14

李渊造反后,李大亮弃官投奔李渊,被任命为天节军的行军司马。

同官城外,便是铜官水,也叫同官水。

无论是隋军还是唐军并无水军在此,因此对这条水流并不丰的河道,防御上并不重视。

铜官水发源于同官北面的群山之中,向南在华原县汇入沮水之中。在李大亮看来,既然双方并未对铜官水有防御,不若命三军将士,乘船顺流南下,直达华原。

隋军骑兵虽强,但总不能杀到河面之上。

张平高正苦思无计,听得李大亮的建议,心中大喜。于是依李大亮之计,命人在城中打造船只,以为渡河之用。

当地人很少行船,哪有什么船只,还得满足一万多人所乘。

为此张平高连整个县城中的树木都砍光了。至于门、窗也是拆的个干干净净。甚至连百姓手中的羊皮,都集中起来。

整个同官县城之中,布满了制作粗糙的船只。

当然这样船只也不够,张平高乃命人携带一日军粮和武器装备,其余物品,全部丢弃。

从同官到华原有四十多里,一日行军,也能到了。

华原县作为同官的后方基地,不缺粮食。

也就是李渊突围的当日,张平高率部一万两千余人从同官城突围。众人从西门出城,直奔城西的同官河。

这千余各式各样的船只,倒也运送方便,几个人扛着,到了河边,放下之后,便能航行。

因为船只不高,各种小船之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不少人因为船只狭窄,甚至失脚落水。

而船只之间,相互碰撞、挤压,更是不知道有多少船只,因此而侧翻。这些小舢板,几乎没什么保护能力,甚至有些因为上的人太多,直接沉入水中。

张平高也顾不得这些,只得不断催促众人上船。

到了五更天,大队人马,终于向南而去。

整个河面之上,遍布小船,就跟水上漂浮的垃圾一般,密密麻麻,到处都是。

但众人总算是离开了。

张平高在船上回望同官,无限的惆怅。同官城中,尚有五百士兵,是张平高留下的人。他命这群人在城头上广布旗帜,又多敲鼓鸣锣,以迷惑隋军,为主力争取时间。

当然,这群人的下场,可以遇见了。

张平高在同官城待了大半年,倒是有些感情了。

这一走,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