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中南旧事(二)(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3362 字 2021-10-24

大业三年十月,隋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彻底剿灭了林邑境内的所有叛军。

······

稳定了林邑的形势之后,黄明聪便开始逐步收权。

大隋在交趾本有三个州,即交州(交趾郡)、爱州(九真郡)、驩州(日南郡),攻破林邑之后,又新增了荡州(比景郡)、农州(海阴郡)、冲州(林邑郡)三州。

这六个州中,除了交州以外,其余五个州无论是实际控制面积还是汉家人口都很少。而且因为位置太靠南,整个岭南之地都是地广人稀,连移民都不具备可行性。

总不能从河南、河北往这里移民,不说花费,就是自然环境和气候移民一时半会也受不了。

为了便于管理,减少重叠的行政体系,也为了使得黄明聪有机会完全控制整个交趾,在大业三年的合并州县一事中,黄明远以“交趾之地民少官多,不便管理”为由,建议将九真、日南合并为九真郡(汉九真郡),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合并为日南郡(汉日南郡)。

杨广其实也对交趾之地不怎么了解,至于当地什么情况基本上都是从奏疏中看到。

合并后的九真、日南二郡的设置都是两汉时期的疆域,并不算出格,因此杨广很快便同意了黄明远的建议。

黄明远趁机表黄明聪为日南郡太守,沈映为九真郡太守。再加上担任交趾令的崔仁翰,整个交趾三郡基本上落入黄明聪手中。

林邑之地,其民源自古老的百越一族,自东汉时期便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老百姓并不向往中原文化,也对中原王朝没有什么归属感。

因此要想长久地占据此地,极其困难。

黄明聪平乱之后,先是大肆给麾下将领、士兵在林邑安家,通过联姻等多种方式,使得每人都在林邑娶了一个或多个老婆。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黄明聪又在林邑设置了十五个集中管理区,每个区都是兵、民一体。为了加快荒地的开垦,提升粮食产量,把林邑变成一个粮食产区,大批的犯人被发往各个集中管理区进行开垦、种植。黄明聪以林邑人为监工,进行定额管理,又以隋人善于耕种者为技师,很快便开垦了大量的荒地,收获了大批粮食。

因为管理区内人力缺乏,黄明聪便鼓励奴隶贸易,吸收各地大量人口为奴。来往的真腊、扶南等地,大批的人口被贩卖、掳掠至林邑。而林邑的粮食产量也在剥削与残酷的压迫中,节节攀升。

整个林邑开始了一种虽然畸形但符合大隋利益的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