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断其根基(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3201 字 2021-10-24

此时同罗部主事的是同罗斜也的心腹长史同罗留哥和其堂兄大梅录同罗查剌二人。同罗留哥是同罗部中最有文化和智慧的人,还和同罗查剌以同罗部的语言习惯按照突厥文创造属于同罗部的文字,都是同罗斜也的股肱之臣。

此时是同罗留哥掌军,他分外关心整个狼居胥山内外的形势,防止被其它部落偷袭,因此多置哨骑于山中,以备不测。

很快,同罗留哥便在山中发现了气势汹汹的隋军,这令其大吃一惊。

其实同罗部进驻狼居胥山,更多的还是防备拔也古部,防止其在同罗斜也南下之后抄同罗部的老营,因此众人并没有想到过隋军会前来。此时隋军主力杀到山中,众人下意识的就以为征讨隋军的同罗斜也主力损失惨重,心态瞬间就乱了。

而且之前同罗斜也为了不使部落为某个野心家所得,便令各旗各留守两个千骑于本部,归于同罗留哥掌管。但问题是同罗留哥对这十个千骑只有指挥权,而没有统属权。

同罗留哥本身是族内文官,虽然有威望,但其实并不能直接任命和管理各旗的千夫长,也无法干涉这些千骑内部的事务,因此他虽然职责重大,但其实部落内真正的兵权还控制在十个留守的千夫长之郑

隋军气势汹汹,同罗留哥立刻明白隋军此行的目的便是山中的同罗部。此时对于同罗部来,可谓生死存亡之机。同罗留哥想立刻派兵应对,只是各部并不是完全听从其调令,因此无奈同罗留哥,只得征召各千夫长议事。

对于同罗留哥来,其主要责任是护卫这数万部民,因此见众人安危有失,他便希望部落立刻转移,利用这五百里大山跟隋军周旋。

只是各旗的千夫长皆有算盘,并不希望贸然后撤。而且很多人认为部落老幼妇孺众多,一旦贸然撤退,被隋军追上便是溃败。当然众人也并不认为靠着几万累赘能够和隋军相抗衡。

其中资格最老的千夫长同罗阿沙气势最足,作为老牌的草原勇士,他也曾跟随都蓝可汗南下侵隋,对隋军的印象还留在十余年前的阶段。同罗阿沙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气势汹汹地认为要利用狼居胥山内部情况,将隋军挡在山外。同罗阿沙地位高,有资历,又用兵权,很快便得到了众饶支持。

同罗留哥无法完全控局,因此只得同意。

同罗阿沙乃代替同罗留哥指挥,他以五个千骑戍守谷口,另外五个千骑则伏兵在外。一旦隋军前来,谷口骑兵尽量牵制隋军,则伏兵则趁机偷袭隋军的身后,倒是前后夹击,必然获胜。

众人都同意同罗阿沙建议,同罗留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应允。

同罗阿沙乃请同罗留哥守卫山谷,自引兵伏于山谷一侧的密林之中,准备等待隋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