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徒儿心里苦啊(2 / 2)

僧录司。

黑衣宰相姚广孝正端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

最近一段时间,他感觉身体愈发大不如前了,仔细想想,他今年已经64岁了,不折不扣的老人了。

想当年,他初与朱棣结识,便直言不讳,要送朱棣一顶白帽子,吓得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一身冷汗,而后,在他不屑的努力下,朱棣终于凭借靖难之乱,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而他作为靖难的第一功臣,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退居幕后。

对于他的选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饶是朱棣,也一脸的困惑,自古以来,造反就是刀口舔血的买卖,成功了荣华富贵,失败了人头落地,如果你去问别人为什么要造反,那人肯定会回答,为了金钱,名利,身份,地位,女.人……

可姚广孝对于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兴趣。

唯有姚广孝自己知道,他做的这一切努力,并不是为了这些,只是为了造反。

简而言之的一句话,为了造反而造反!

或许正因为这样,随着朱棣坐稳皇位,开始无情地收割着随他一起造反的功臣时,自己才可以幸免于难。

当然了,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他真的是太老了,老到没有任何威胁的地步了。

一个垂垂老矣的和尚,杀或不杀,又有什么区别呢?

亦如曾经的淮阴侯韩信,他有造反的心吗?吕雉清楚,绝对没有,但韩信太年轻,年轻到他有造反的能力,能威胁到大汉的政.权,所以韩信非死不可。

如果他比朱棣年轻几十岁,恐怕也难逃被屠杀的命运,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皇位,连亲儿子都照杀不误,更逞论他这样的外人呢。

回顾这一生,姚广孝感觉没有什么遗憾了,常言道人生三不幸,少年得志,中年落魄,晚年入花丛,这三样,他都巧妙地避开了,并未实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实现不了丰功伟业。

说实话,这辈子他没有白活。

现在的他,无比珍惜眼前这份安宁的时光,他想在人生路程的最后一小段,尽可能去探索天道,叩问心灵。

不一会儿,一阵粗重的喘气声从门外传来,只见一名身材壮硕的汉子,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

“郑和,许久未曾见你,你最近再忙些什么?”姚广孝发问。

要知道,之前郑和没事就喜欢跑到僧录司向他讨教,但最近半个多月,都没见过这小子的人影,姚广孝微微感到有些诧异。

“哎,师父,徒儿最近心里苦啊!”

出人意料的是,听到姚广孝这么问,郑和的脸上当即露出委屈的表情,就像是受了气的小媳妇。

一屁股坐在姚广孝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