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朱棣的烦恼(2 / 2)

胡峰气不打一处来,这种行为,不是草菅人命吗?好你个神棍,谁给你的勇气这么做的?你知不知道,这么做,差点就害了老爷一家?这样赚的钱,你能花的心安理得吗?

……

清晨,朱棣从睡梦中惊醒,感到心绪不宁,昨日深夜,他梦见了父皇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质问他为何要谋权篡位,为何要屠戮手足宗亲,朱允炆可是你的亲侄儿啊,你怎么下得去手?

惊醒的朱棣满头大汗,尽管心里清楚,这不过是个梦,父皇早就死去多年,但他依旧无比清晰地感觉到,那柄锋利的长剑,在他喉咙间掠过。

这才一下子惊醒。

提起自己的父皇,朱棣心中除了敬佩,更多的,还是畏惧。

敬佩的是,父皇朱元璋无权无势,当过乞丐,做过僧人,最终凭借一己之力,开创大明江山,这样的丰功伟绩,古今难见,足以比肩秦皇汉武。

畏惧的是,父皇的心狠手辣,动起怒来,哪怕是亲儿子,也照杀无误,尤其是当马皇后和长兄朱标死后,这柄天子之剑,更是没了剑鞘,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为了替朱允炆铺平道路,因为父皇心里清楚,年幼的朱允炆,不可能是那些猛将的对手,多少无辜的将领,因此白白葬送性命。

幸亏他远在驻地,也因此逃过一劫,朱棣心里清楚,在父皇的眼中,只有马皇后和朱标才是他的家人,其他的皇子皇孙,真的是可有可无。

朱棣起身,坐到椅子上,端起茶盏,慢慢缀饮。

他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大哥朱标没有死,他还会造反吗?

不管怎么想,结果都是不会。

大哥和他并无间隙,两人无话不谈,甚至当初他被派往驻地,大哥几经相送,迟迟不肯离去。

如若大哥没有意外身亡,顺利继承大统,他肯定会做一个好臣子,好弟弟,心甘情愿地为大哥驻守边关。

但人生没有如果,往往存在了太多的难以预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看着空荡荡的寝宫,朱棣百感交集,直到现在,他依旧不知道侄儿朱允炆的死活,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毕竟他得位不正,天知道朱允炆会不会在他死后召集旧部祸乱天下?

因为朱允炆还很年轻,他却已经老了,朱棣心里清楚,老天爷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无论是站在君主的角度,还真是站在父亲的角度,他都希望给后代子孙,留下一片稳固的,牢不可破的江山。

就像当年父皇做的那样。

朱棣总有一种感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四周凝望着他,他可以肯定,那就是朱允炆,朱允炆就像是一只狡猾的狐狸,静待时机,要将他亲手巩固的江山夺走。

越是想,心情就越烦躁,朱棣传唤太监,将他最喜爱的檀香如意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