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联名上奏(2 / 2)

“哼,你等莫要骗朕,对于颜真卿的书法,朕曾经钻研过,这分明就是颜真卿的真迹无疑!”朱棣冷哼一声,显然是动怒了。

拿他当傻子吗?是不是颜真卿的真迹,难道真当他看不出来?这群老家伙真是越来越放肆了,随便找个借口都敢上奏了。

“陛下,请您仔细看看,这首诗,根本就不是颜真卿那个时代的产物!”

杨士奇苦笑,连忙解释,这要是被安上欺君的罪名,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朱棣这才仔细琢磨这两句诗,看来杨士奇没有说谎。

“实不相瞒,此诗乃陆羽临时之作!”

杨士奇再拜。

这次朱棣就不淡定了,难道说陆羽当真是颜真卿转世?不然凭什么可以在书法笔力上直追曾经的圣贤?

再次细读这两句诗,朱棣有了一番别样的感受,好家伙,书法写的贼棒?作诗无人能及,对对子连杨荣都甘拜下风……陆羽,你还真是个全能之才啊!

朱棣一边在心里盘算,要如何赏赐陆羽,一边打开了第二张宣纸,其上还是一首诗,但却是与第一幅完全不同的字体,赫然是柳公权的真迹。

朱棣一脸黑线,你丫的,不会告诉我这也是出自陆羽之手吧?我大明朝当真有此奇人?

杨士奇挑了挑眉,似乎是在说,陛下,你真聪明,猜的一点都没错,这首诗,也是陆羽的即兴之作哟!是不是看起来和柳公权的真迹没差?

说实话,当时我也被震惊到了!

身处宫殿的几人中,唯有黄淮神色复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他整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有了极大的变化,兴许和陆羽这样的奇才身处同一个时代,是他的幸运,而非不幸。

为什么这么想?

实在是不这么想也没招啊!

人家就是牛哔,就是颜真卿,柳公权在世,你能怎么着?

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所以黄淮只能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似此星辰非昨夜……”

朱棣在大殿上来回踱步,口中振振有词,正是那句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诗句。

良久,似是下定了决心。

“既然瞻基喜欢陆羽当他的老师,那就随他的愿吧!”

之所以下这个决定,是朱棣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拒绝的理由,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这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陆羽,朕十分期待你未来的表现!”

朱棣将目光投向天际,说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