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长文开骂!(2 / 2)

用更‘中立’的视角来看待你这坨,哦不,你拍的屎。

就像你在电影中宣扬的‘中立’视角一样。

同样是拍摄大屠杀主题的电影。

你的前辈伍紫汼导演的《南京大屠杀》,跟你采取了一样的叙事策略。

影片里的逃难者,是一个中日合壁的家庭,借此想表达RB人也是大屠杀的受害者。

而你则在这一点上走的更加坚定不移。

索兴以一个RB人的眼光看待这一场大屠杀,电影里的人物心理历程。

只有RB人,没有中国人。

怎么?你把中国人从那段历史中强行抹去了?

在影片的最后,你的主角自杀了,完成了一个人物的性格转变过程。

而中国人面对着灾难,从一开始就是麻木不仁,到最后依然如此,性格没有任何变化。

难道这就是你眼中的中国人?

面对民族灾难没有或者说不应该有激烈的反应!

面对死亡威胁,我们是不是该躺在地上任人宰割?

这一切在你的电影中通通没有体现!

你把所有的人物性格、思想变化、心里角逐过程,都放到了RB人身上。

全片中唯一能体现中国人情绪变化的一幕。

就是最后那两个士兵,在被意外释放后,露出傻憨憨似的笑容。

请问,这笑容背后包含着什么?你想表达什么?

难道是庆祝自己死里逃生?碰到了一个善良的RB人,成功挽救了生命?

在一部本该反映三十万中国人受到如何残酷对待的影片中。

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一片模糊不清,大部分甚至只有背影和远景。

没有反应心理变化的台词,没有蜕变的思考情绪。

只有一个该死的RB人,站在人道主义的‘伟岸’视角忏悔自责,还要拯救中国人!

就是因为他的存在,冲淡了人们对大屠杀的恐惧之情。

对于RB人的兽性淡化甚至避而不谈,我觉得这个主角,更有可能是你设想中乌托邦里的自己。

在你眼中,受害者都是莫得感情的机器人,甚至连害怕都不会。

《辛德勒的名单》中,一群狱友们走向沐浴室。

细致的镜头下,通过细腻的表情,不厌其烦地交待死亡不知何时而至的压迫感。

但在你的视角下,中国人没有感受到死亡的压迫,只有麻木不仁!

写到这,我的手因为打字而变得麻木。

但想想当年遭受过苦难的同胞们,顿时有股戾气涌上心头。

骂你已经难解心头之恨,但我又无能为力。

怪只怪国家给你养的太好,把你保护的像个未经历风雨的金丝雀。

以至于我除了用文字发泄对你这种愚蠢行为的不满,不能做的更多。

最后,我请求你不要在这篇文字之后,让你家那位年近花甲的老爷子出来替你发声了。

像个爷们儿一样,可以从正面回应我、抨击我甚至骂我,我保证不封你的号。

请原谅我,作为一名接受过祖国良好教育的有志青年。

实在不忍心看到一位老年人,因为自己愚蠢的后代而伤心欲绝。

针对你试图通过给《人在囧途》泼脏水,而达到转移群众焦点的行为。

我希望你能立刻停止!

否则,我不介意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我们的自身权益。

不信?尽管来试!】